首页>
根据【关键词:词话】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人居的境界——日本建筑哲学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作者:
杨小波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审美
事物
《人间词话》
日本
现代汉语
西方哲学思想
王国维
-
描述:
"境界"在现代汉语中最普遍应用的含义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亦指诗、文、画等的意境。最早明确提出这个审美概念的是接受了西方哲学思想洗礼的晚清学者王国维,他在《人间词话》中曾多次提到关于文学
-
意境的形状——我看段江华的油画实践
-
作者:
杨小彦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学
油画家
江华
大学问
人格分裂
词学
《人间词话》
昨夜西风
超我
衣带渐宽
-
描述:
处’.此第三境也。"此语出自晚清民初古典学者王国维,是其词学著作《人间词话》的中心观点,用以描述一种精神状态与审美态度。自从王国维提出"意境"说以来,中国现代美学以此为发端,探讨情感表达之复杂层次,其功效
-
宋涤作品欣赏
-
作者:
宋涤
来源:
火花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专家委员会
代表人物
艺术融合
中国美术家协会
《人间词话》
创作精神
作品欣赏
-
描述:
央美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邵大箴在1991年在文章中评价宋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一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
-
王国维“境界”说与“兴趣”“神韵”说之关系试解
-
作者:
周祖谦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诗歌
“兴趣“说
《人间词话》
词
王国维
“神韵“说
“境界“说
-
描述:
王国维“境界”说与“兴趣”“神韵”说之关系试解·周祖谦一王国维《人间词话》第9则曰: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诗话》‘公’作‘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影’作‘月’)、...
-
明代民窑青花的美学特质
-
作者:
张凌云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隔”
美学特质
质朴自然
明代
《人间词话》
青花
民窑
“境界”说
-
描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境界说,以隔与不隔来分别词的高下,他指出语言雕琢、晦涩而不质朴自然,就将阻碍鲜明生动的形象的生成,从而使读者有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之憾。只有语
-
艺苑奇葩 中华一绝:记石生先生和他的“手指玻璃反画”
-
作者:
卢子钧
来源:
华夏星火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指
石生
作画
玻璃
人间词话
艺苑
贝壳
掌指
王国维
工艺美术
-
描述:
当今大凡作画者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显其能,无不至极。用墨彩滴于白纸上。口吹成画者为“吹”画:用各色碎花布拼粘于纸板之上而成画者为“布贴画”;用贝壳粘于板壁间而成画者为“贝壳画”;用棉花粘于板壁而成画者为“丝棉画”等等,种类繁多,不一而是。然而用玻璃当纸,堆彩于间,掌指为笔。施于各法反画于玻璃之上的神奇画作,被江淮书画界誉为中华一绝的“手指玻璃反画”则是另一类境界的艺苑奇葩了。
-
以当代中国油画发展为例探讨油画创作中的“隔”与“不隔”之美
-
作者:
陈涛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绘画语言
中国当代油画
批评史
当代中国油画
《人间词话》
何多苓
委婉含蓄
油画创作
文学理论
-
描述:
王国维《人间词话》第36则至41则主要讲述了"隔"与"不隔"的批评尺度。这种"隔"与"不隔"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作为一种美学特征,对当代油画创作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
-
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创作的表现意识研究
-
作者:
张利平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绘画语言
中国当代油画
批评史
当代中国油画
《人间词话》
何多苓
委婉含蓄
油画创作
文学理论
-
描述:
油画作为一种西方艺术,自传入以来,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其中,一种便是风景油画,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也是风景油画。伴随着各种绘画技能、绘画理念等日趋发展和完善,风景油画逐渐趋于成熟,时代气息十分鲜明。但是,由于受到了一系列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风景油画的创作表现意识存在某些问题,需要逐步加强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中国油画创作之美,显示出风景油画的魅力。这篇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表现意识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当代风景油画创作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