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计】搜索到相关结果 1048 条
-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实践
-
作者:
刘芳
于成志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意思维
培养
陶瓷设计
实践
-
描述:
近年来,陶瓷行业设计作品推陈出新的速度之迅猛,致使许多厂家、产品以及设计师都在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实践对于当今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势在必行.
-
发散与收敛的契合——家具设计教学中的创意思维方式研究
-
作者:
陈晶
薛圣言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收敛思维
家具设计
发散思维
研究
-
描述:
本文从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概念分析入手,指出这两种思维方式在家具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重点论述发散与收敛思维方式在家具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实施,并总结培养学生发散与收敛思维的方法。
-
颜色釉瓷板/荷系列之二/80cm×20cm
-
作者:
池琳珠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院艺术
汇报展
陶瓷艺术设计
陶艺家
瓷板
历届毕业生
艺术成就
cm
颜色釉
-
描述:
颜色釉瓷板/荷系列之二/80cm×20cm
-
国际合作办学会计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
-
作者:
陈王盈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国际合作办学
会计双语教学
-
描述:
国际合作办学会计专业的一大特色就是双语教学,目前我国的会计双语教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师资力量、学生外语语言能力、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仍存在着问题。本文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现存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多元化陶瓷产品在生活环境中的发展
-
作者:
陈春
周星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面造型
陶瓷材料
形式美
咖啡具
陶瓷首饰
建筑陶瓷
现代陶艺
日用陶瓷
设计表现
陶瓷产品
-
描述:
近年来,随着多元化陶瓷产品制造业的扩大,制造技艺不断的受到传承及保护对陶瓷材料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生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当代社会,陶瓷产品作为与人们生活并行发展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陶瓷产品表现出了独有的工艺气质,并着重以实用美、形式美、工艺美的特点融入现代生活环境,以其介乎艺术性的品格满足了消费的多元化需求,充分展示它在生活环境中的魅力和
-
谈民俗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性
-
作者:
周星
陈春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
艺术内容
领域范畴
艺术范畴
设计艺术学
时尚性
影响性
社会经济
生活水平
-
描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工业化、科技化的今天,就人们的需求来说,民族性的文化反而越来越受欢迎。现代设计作为新的科技领域范畴,其出现是为大众服务的,有着一定的宣传和传播作用
-
论专业文学网站设计原则与趋势
-
作者:
曹晏祯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户体验
图片优化
色彩
网页设计
-
描述:
现在互联网用户对网页设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内涵的华丽设计很快就会被遗弃。所以现今的设计趋势已经越来越重视网站的响应设计、持续联系以及虚拟现实。在一个注重用户体验的时代,一个好的文学网站,不是只有华丽的界面或者良好的交互设计就可以,而是要在艺术和功能上做到两全其美。
-
安徽民俗文化与现代剪纸设计的探讨
-
作者:
周鸣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现代剪纸
安徽民俗文化
-
描述:
本文阐述了安徽璀璨民俗文化特点及其与剪纸艺术的关联,认为剪纸艺术是安徽地区民俗文化的缩影。着重分析了皖北地区剪纸艺术特点,再现了淮河流域淳朴的民风民俗,皖北剪纸也是后人研究地方民俗文化、寻求创新之境的重要渠道。
-
浅谈水墨艺术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
作者:
朱圳基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传统
水墨艺术
室内设计
-
描述:
室内设计的发展是与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水墨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式在近些年的室内设计中被广泛借鉴。室内设计由于水墨艺术的添加,整个设计显得更加古典
-
论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
作者:
颜军
来源:
工程建设与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步
城市设计
协调
公共艺术
-
描述:
为了解决地域空间特色不显著的问题,突出城市建设的特点,并促进我国城市建设朝着多元化发展,必须将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有机联系在一起。因此,论文针对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分析,提出促进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相互协调和同步的方法,进而提升城市空间的整体形象,并提高社会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