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雄浑的表现性风格:陈树东的油画创作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境
风格流派
油画艺术
写实派
艺术家
艺术规律
艺术语言
油画创作
王国维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艺术自欧洲传入中国后,逐渐在这块新的文化土壤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其日趋成熟的标志是风格流派的异彩纷呈和艺术语言中"中国精神"或"中国风"的显示,而在这两者之中,后者即"中国精神"或"中国
-
扬州古城油画写生的当代意义
-
作者:
吕洪良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古城
西方艺术
当代意义
绘画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油画写生
扬州八怪
地貌特征
艺术语言
-
描述:
选择扬州古城作为油画写生的对象寓意深刻。一是用油画来描绘,是西洋画,不同于当初闻名遐迩的"扬州八怪",是中国传统书画。二是选择扬州古城为对象,描绘的是扬州一代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地方性,不同于所描绘的法国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里的小村庄巴比松一带的地貌特征:也不同于19世纪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太勃所描绘的英国萨福克州车勃高尔特乡村的地貌特征和风土人情。三是画者是中国人,是经过正规高等艺术院校深造的博士生,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好继承。这样的写生有很有意思的地方,有新的关注,蕴含作画的态度和作画
-
平凡的灵光:读肖进油画作品有感
-
作者:
彭锋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生存论
语言
复制技术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人生
绘画
作品
油画
-
描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前那些为画家所守望的独门绝技,完全变成了公开的秘密。我几乎想象不出,还有什么东西非得由画家来画不可!既然如此,画什么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怎么画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呢?是否意味着画家要从对题材的开掘转向对语言的发明?事实上,跟技术的巨大进步相比,绘画技巧和语言的
-
风格的取舍与锤炼
-
作者:
陈树东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写实主义
表现主义
创作
历史画
艺术语言
油画
-
描述: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风格即人。"这个命题有其合理的成分,那就是,一种艺术风格的确立,往往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综合反映着艺术家的人格、修养、经历。然而也不能简单地把一种艺术风格看作是某位艺术家人格的随机翻版。换句话说,在风格的确立过程中,也有艺术家主动选择、追求的一面。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艺术家从众多的表现风格中选取最适合于自己的那一种,并加以开拓发
-
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顾黎明访谈录
-
作者:
顾黎明
荣云
孙倩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里希特
中国当代文化
半抽象
表现主义
艺术语言
绘画形式
杨家埠
波普艺术
中国油画
-
描述:
主持语:顾黎明一直是我们关注的油画家,油画界的朋友也不止一次的向我们推荐他。可以说,他是靠作品验证着自己的创作热情和能力的一位画家,而被油画界所认同。顾黎明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创作依据,以民族民间的艺术语汇为创作母体,在深入文化思考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艺术符号进行创造性的解构,开创了中国油画后现代主义意识探索的又一思路,显示出他对视觉艺术的悟性和严肃的学术态度。
-
在思考与探索中前行:陈树东访谈录
-
作者:
陈树东
贺西林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欧洲油画
表现性
创作手法
思考与探索
绘画语言
艺术家
表现主义
历史画
油画创作
-
描述:
主持语:陈树东以历史画著称,尤其是革命战争题材创作,如《开垦》、《入城式》、《攻占城市》、《百万雄师过大江》(与李翔合作)等。正因如此,即便他有着万般激情,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终究无法离开具体的形象以及生动的历史情境。也许他内心也有着一种守望与依恋,在浑厚斑斓的油色肌理及粗犷豪放的大笔触中,让我们接近现实,贴近历史。在绘画中,历史往往沦为图像符号,而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才能让我们体会图像背后所沉积的内涵以及图像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徐树东的油画,又很注重瞬间的印象,将许多知识性的内容转换到视觉的感性层面上,内在的结构与秩序都隐含或化解在
-
借“它山之石”,攻“传统之玉”:我“画”木板年画
-
作者:
顾黎明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空间
视觉符号
绘画语言
桃花坞
现代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语言
杨家埠
架上绘画
系列作品
-
描述:
。由于长期被埋没,这些原本雍容华贵、织制精美的衣制品已被霉烂、陈腐所湮没,为了表达这种感受,我尽量以黑、白、灰为语调,用抽象的语言来表现一种秩序与紊乱、绚丽与腐朽。
-
话说徐州访谈纪要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中国工笔画
细节
丰富
技法
画面
创作过程
中国画
绘画
岩彩画
-
描述:
喻继高(著名工笔花鸟画家、原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 离开徐州到现在已经62年了。在离开老家之前,基本上就是生活在农村,小时候农村的小孩没有什么好玩的,就是放羊,抓蛐蛐等,同大自然的接触比较多。这对我以后进入南艺跟着老师学习工笔花鸟画,有很直接的关系。徐州这个地方,历史悠久,又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加之五省通衢和毗邻曲阜的独特地理位置,深受不同地域优秀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给养。
-
重读传统,寻找自己
-
作者:
古仪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艺术家
唐代
文化艺术
仕女形象
风格
艺术语言
重读
张萱
女性
-
描述:
中国工笔画在唐朝已进入高峰,至宋则蔚为大观,六法具备。唐代张萱、周昉的贵族仕女形象,宋代以黄荃为代表的宫廷画派,精细严谨,华丽典雅的风格,使我心动。我出生上海,后在杭州西子湖畔的美术学校求学,对生活在这样氛围中的女生,心仪风格秀丽雅致的工笔画是十分自
-
我的绘画要有自己的性格:励国仪访谈录
-
作者:
陈星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艺术家
唐代
文化艺术
仕女形象
风格
艺术语言
重读
张萱
女性
-
描述:
主持语: 以人物画名世的励国仪,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工笔人物画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语式,被艺术界所关注。追寻她的艺术轨迹,不难发现,她的作品一直和现实保持着优雅的距离。这与她坚守自己的艺术品格和审美理想分不开的。她以一个女性独特的文化眼光,表现女性话题,亲切而真实。她的作品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古典意韵的优雅美感。
<
1
2
3
...
48
49
50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