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地域出发的现代演进之路
作者: 刘新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时性   雕塑语言   述评   地域   现代演进   生命历程   广西   美术  
描述: 当代潮的区域解读(1990—1999)1990年有两件作品非常地引人注目。一是石向东的雕塑《胜与败》,二是雷德祖的连环画《邓小平传奇》。石向东从这一件作品起,完成了对现代雕塑语言的创
从地域出发的现代演进之路——新时期广西美术历时性述评(下)
作者: 刘新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时性   雕塑语言   述评   地域   现代演进   生命历程   广西   美术  
描述: 1990年有两件作品非常地引人注目.一是石向东的雕塑《胜与败》,二是雷德祖的连环画《邓小平传奇》.石向东从这一件作品起,完成了对现代雕塑语言的创作转换,并由此走向成熟和辉煌.雷德祖在这件作品完成后一年病逝,于是,《邓小平传奇》成为他生命历程中的绝唱.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
作者: 赵维森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可言   分有说   诗歌形式   逻辑分析方法   象外之象   日常概念   现象界   现象与本质   符号形式   经典文本  
描述: 象征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不同文化形态中,但比较而言,象征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从遍布世界各地数量繁多的宗教建筑到宗教世界无处不在的圣像雕塑、绘画,从宗教经典中大量的象征故事到教徒顶礼膜拜的圣物、灵骨,无论从宗教文化
油画语言自我性的再认识
作者: 李彤   来源: 今日科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词言   认识   自我性  
描述: 人类不令创造了口头语言和文字而且创造了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正是通过各自的艺术语言,创造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将这些体验和感受传达给观者和听众。同样
屋檐上的语言
作者: 周晓红   来源: 今日南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房屋   语言   建筑  
描述: 建筑本身是有语言的。房檐是决定房屋外观风格的魂,房檐的语言可以为建筑的语言定下基调。房檐百变.房屋才可能百变。一顶大气庞博的房檐下必是一幢豪情洋溢的美楼.一款柔情四射的娇美房檐必能衬托一间玲珑别致的小屋。欲解读房屋的智慧.先聆听房檐的语言
艺贯中西 不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在沪举行
作者: 肖巩   来源: 今日上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青   中国画家   艺术作品   吴冠中   中西   中国美术史   捐赠   表现语言  
描述: 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吴冠中先生以其融汇中西的艺术胸怀、抒写性情的表现语言,在油画和水墨画两个领域耕耘不辍,从艺七十余载留下了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深刻影响了几代中国画家。
鱼的寓言:解读赵洁的非常工笔
作者: 张广军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鱼文化   工笔   寓言   外部特征   解读   哲学思想   中国画   象征性  
描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逍遥游> 从阴阳鱼到北冥鱼,中国的鱼文化在哲学思想上反映得很深刻.鱼的符号与命题同样是中国画最传统的题材之一,在集体的共鸣与个性的独白中,鱼的象征性成为历代画家图象演绎的载体.
捡漏
作者: 邵远庆   来源: 当代小说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青花瓷   深蓝   语言   影子   宿舍   大段   男子   爱情   短篇小说  
描述: 杨森是位收藏高手。杨森搞收藏,起步比较早,藏品种类也比较多,瓷器、玉器、铜器、家具、字画一应俱全。当然,杨森在选择藏品上还是有侧重点的,他最喜欢的是瓷,再准确些是青花瓷。青花瓷种类繁多,什么唐青花、宋
泥土的语言:“汉方陶”写意及一次对话
作者: 姜东晓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语言   创造力   陶瓷雕塑   陶艺   艺术家   泥土   艺术创作   作品   汉方  
描述: 一位哲人说:把知识赋予一个生命是可贵的,把创造赋予一个生命就更可贵。一抔抔泥土,被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汉方赋予美异的灵魂。仅仅几年的时间,汉方陶艺已经成为陶瓷雕塑艺术界的一个响亮品牌。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大连
山水轮回:水之精灵
作者: 赵洪容   祝伟慧   郭峰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轮回   九寨沟   生机   中国历史   山水   故事   无言   大足石刻  
描述: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相信,山水是无言的,是静默的。然不知,在自然的轮回之中,在四季的更替、日夜的交换之中,山水从未停止过它行走的步伐。正如我们文中的泰山,谁又能否认它不是一部行走着的中国历史呢?或者是
< 1 2 3 ... 24 25 26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