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杨天宇·陶|瓷|艺|术|作|品
作者: 杨天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石器时代   泥条盘筑   化学变化   艺术语言   鱼虫   艺术魅力   物理性质  
描述: 杨天宇·陶|瓷|艺|术|作|品
刘文斌 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石器时代   泥条盘筑   化学变化   艺术语言   鱼虫   艺术魅力   物理性质  
描述: 刘文斌 作品选
创新与传承并存
作者: 汪小霞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石器时代   泥条盘筑   化学变化   艺术语言   鱼虫   艺术魅力   物理性质  
描述: 在陶瓷艺术中,被誉为“东方瑰宝”的粉彩瓷历来备受世人青睐。这是因为其“鲜娇夺目、工致精致”,当然也因早期粉彩为皇室专有之名贵。随着时代的进步,创造性思维的日趋深入,陶瓷粉彩装饰历经各个不同时期的演变,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勇于突破的从业者将其表现规律和法则运用到创作实践,丰富和拓宽了这一传统陶瓷的美学价值。
浅谈粉彩花鸟的典型与意境
作者: 国斌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语言   艺术家   意境   艺术创作   粉彩   艺术表达    
描述: 的情感语言。一、典型典型源自于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提出的创造"美的形象"这一问题,柏拉图是最早在艺术领域使用"典型"这一术语的人,而用辩证的观点去总结古
工业文化遗产与城市新艺术空间
作者: 缑梦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泼墨   绘画语言   生命观   语境   光绪年间   陶瓷艺术   借古开今   景德镇陶瓷   关注社会  
描述: 一段时期内,那些不再承载生产功能的工业文化遗产往往被视为历史废弃物和破落、衰败的象征。随着"798艺术区"的出现,以及全国各层面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工业文化遗产被改造为艺术空间,以此承载艺术家聚居、艺术创作、艺术传播及城市休闲等功能。无论是上海的"莫干山"、广州的"红砖厂"、重庆的"坦克库",还是江西景德镇的"陶溪川",都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在这样的热潮中,我们迫切需要对工业文化遗产与城市新艺术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
十年磨一剑 ——贺黄剑荣膺“奥运艺术使者”称号
作者: 杨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语言   抽象艺术   抽象形式   传统文化  
描述:2018年8月12日,"黄剑奥运雕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是由《雕塑》杂志社主办,主编朱尚熹主持的专业学术研讨会,活动邀请了国内雕塑界著名理论家、评论家、雕塑家等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
有意味的负空间形体——吴蔚作品述评
作者: 胥建国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述评   空间   当代艺术   意味   形体   作品   语言形式   人类精神  
描述: 雕塑自古以来一直以独特的形体与空间语言形式书写着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故事,具象也好,抽象也罢。形体的内涵从来不曾打破,空间的外延从来未被拓展,因为只要突破或拓出大概就不再是雕塑了。在当代艺术中,可以把装置艺术作为雕塑,也可以用雕塑来揭示观念,但艺术门类界限的打破一定是夹杂着某种意识,否则就是一种混淆。
板式与建构 ——李先海木雕语言之评论
作者: 上兮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语言   怀旧情绪   人物形象刻画   评论   板式   人物形态   乡土题材  
描述: 李先海的木雕对于国内的木雕界乃至雕塑界应该都算是一次惊喜:长长的人物形态、家具式的建构语言、深入细致的人物形象刻画,充满怀旧情绪的乡土题材等等,等等.这样的惊喜使得他的作品在各种展示中屡屡得手,拿到
从形式、材料引发的思考——关于项祎《虚像点》的艺术探索
作者: 傅中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探索   像点   视觉效果   材料   硕士研究生   艺术探索   雕塑创作   语言表达  
描述: 项一的雕塑创作从最初的形式探索到后来的材料语言表达,是他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不同思考。项一是我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记得跟他说的最多的是“用作品说话”、“做有意义的雕塑”。当时,我给他布置过一次
转化与新生 ——“城市记忆”系列地铁创作自述
作者: 武定宇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   历史情境   城市记忆   主题创作   地铁   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   艺术语言  
描述: "城市记忆"系列主题创作是一个从虚到实,逐步建立起来的艺术语言试验。起初,我只是对老旧的物件和历史情境有一种莫名的兴趣,有一些怀旧的情怀。第一次将地铁艺术创作与"城市记忆"的概念联系起来应该是
< 1 2 3 ... 16 17 18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