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吉瑞森花鸟画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作者: 吴猛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学术价值   审美情趣   工笔花鸟画   精神境界   表现语言   文人画   写意花鸟画  
描述: 众所周知,花鸟画分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两大类,两者既相互包含,又有各自明显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表现语言。工笔花鸟画严谨细腻,色彩丰富,一丝不苟,属写实、具象之范畴,多得花鸟自然生动之真趣。而写意花鸟画
沈行工的心灵风景
作者: 陈琦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艺术教育   风景   江南   当代中国   色彩   画面   优秀作品   绘画   中国油画  
描述: 在当代中国美术界,沈行工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创造的富有诗情的江南意象,在国内外受到普遍关注和好评。
艾轩先生油画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描绘   语象   散文   艺术形象   绘画   艺术形式   文学样式   意象   雕塑  
描述: 艾轩先生油画作品欣赏
霍波洋:创作手记
作者: 霍波洋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性   重新建立   白色羽毛   神秘主义   艺术家   行为艺术   书写   文字   作品   语言学  
描述: 坐标 1997年创作的作品,总的面貌以具象的形式出现,但它所侧重表现的又是一种借用文字和线来表达的概念,这种概念作用于大脑从而形成相关的物质形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觉象征(形象)与概念象征(文字)相结合的作品.这些作品在风格上与我1997年以前的作品有很大的连贯性,在构图中同样包含着古典雕塑的平衡、典雅和理智,只是更加简洁,趋向符号化.
周瑞文作品
作者: 潘鸿海   来源: 西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描写   具体物   试验   表达   运用   技法   本体语言   作品   认识过程   油画  
描述: 近年来,周瑞文他在对油画本体语言的再认识过程中,更讲究语言的表达,技法的运用上则努力摆脱具体物象的拘泥描写,试验在画面上表达他内心对艺术的理解与求索。
潘鸿海作品
作者: 潘鸿海   来源: 西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西方语言   突出贡献   风味   学院院长   江南水乡   作品   乡土气息   中国美术   用油  
描述: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他很好地用油画这样一种西方语言来描述一种带有乡土气息的江南风味,在油画语言和乡土气息这两者的结合上,我觉得他做出了突出贡献。
扪心自问:陶塑“记忆童年”组雕制作随感
作者: 徐青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年   知识经验   形式语言   生活环境   自然科学   记忆   信息作用   陶塑   艺术创作   思维活动  
描述: 艺术创作是人们精神思维的高度体现,这种思维活动源自几个方面,前人的知识经验传承;书面的阅读;自然天地万物的映照、省悟;生活环境的累积体会。总之,各种信息作用于人脑,通过归纳、总结、提练、浓缩等映现于或语言、文字,或绘画、雕塑、音乐、自然科学各范畴,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中国油画的现代性追求
作者: 秦鲭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中国特色   现代性  
描述: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油画的现代性问题凸显。当我们探索艺术语言的现代性问题的时候,不能忽略不同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同的现代性追求这一重要现实。同时,中国油画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文化依承和历史传统,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现代油画。
现代工笔画意象表现特征
作者: 罗奋涛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工笔画   表现   意象  
描述: 进入新世纪,受当代艺术观念和文化思潮影响,工笔画家不满足于因循守旧的传统表现程式,以及工细入微的超写实描绘,在积极重拾肯定传统艺术精神的同时,在创作观念、审美指向、造型手段、表现方法上,充分发挥其主观独创作用,运用意象表现的诸多因素,为传统工笔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找到了出路。本文试图对现代工笔画意象表现特征进行探讨、分析。
浅谈油画写生中的情感传达
作者: 吴昊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写生   色彩语言   构图选择  
描述: 本文细致阐述了油画写生情感的传达,深入剖析了油画写生当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并对写生要通过对自然的深刻了解、仔细观察和真切体验,对自然的投入与热爱才能传其精神,进而真切的共鸣与交融,使作品在自然、画家与欣赏者之间架起沟通情感的桥梁,这一重要关系做出了分析。
< 1 2 3 ... 10 11 12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