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大理古代绘画和雕塑概述(二)
作者: 杨晓东   来源: 大理方志通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凤姐   美术工作者   美术学院教授   王朝闻   一以当十   文艺评论   美术创作   新艺术创作论   评论集   开心钥匙  
描述: 大理古代绘画和雕塑概述(二)
重视卫生陶瓷的美术设计
作者: 夏高生   来源: 中国建材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卫生陶瓷   虹吸式   美术设计   功能设计   设计工作   设计问题   经济效益   结构   原材料   设计者  
描述: 不同的经济效益。以冲落虹吸式、喷射虹吸式与联体旋涡虹吸式三种结构的坐便器来比较,同等的原材料,同样的能耗,接近的成本,由于后者不仅外观设计美,而且性能好,噪音小,节约用水。因此获得用户的青睐。我国一些年来
如何更有效地控制铁质危害
作者: 樊建敏   来源: 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人代表   企业领导者   主人翁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工主人翁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重大问题   企业职工   正确处理   职工群众  
描述: 我厂在面砖生产中,虽然安排了二次高强度湿法除铁工序,但铁质危害仍然无法有效地控制。有时甚至出现大量的铁质斑点,使十几万、以致几十万片面砖被铁质污染,使面砖质最大幅度下降。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5—10%较为严重的铁质斑点面砖产生。这只能作为付品并用颜色釉来
奥西普·查特金雕塑作品选
作者: 奥西普·查特金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三姐妹   表现手法   作者   立体主义   造型性   青铜   叙述性   三美   浪漫风格  
描述: 三姐妹(1926年、青铜、高53厘米)这是与《三美神》、《娜尔西斯》相并列查特金喜欢采用的人物构成。作者从立体主义以后明显的显示出他那浪漫风格,表现手法也开始从生硬的直线构成向柔和的形体演变,可看出他叙述性领先于造型性,这个倾向比他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更为生动,由此可窥见他的才能。
关于首都城市雕塑工作的建议——访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部分委员
作者: 史继中   来源: 前线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者   精神面貌   事业   首都城市   建议   公园绿地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委员会   城市雕塑  
描述: 近年来,首都的城市雕塑事业有所发展,一些造形优美、构思精巧的城市雕塑出现在北京的街头和公园绿地中,美化了市容,丰富了首都人民的文化生活。首都的城市
儿科治案二则
作者: 邵继棠   来源: 江苏医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口臭   平胃散   初诊   粉甘草   舌苔   药物牙膏   健脾燥湿   恶心欲呕   患者   腹部  
描述: 口臭蒋××,男,5岁。1984年2月16日初诊。患者平素偏爱甜食,近两月来,发生口臭症。与人讲话时,口内冒出一股臭味,使人闻之恶心欲呕。曾每天用药物牙膏漱口2—3次,其臭不减。患者腹部膨胀,不思饮食,口干尿黄,但饮水不多,大便
坚实的脚步深圳市档案馆照片 雕塑照片
作者: 周经   来源: 中国档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料意义   作者心境   东方传统文化   特种档案   生存状态   刘绍棠   档案编纂   诗意地栖居   中国知识分子   特殊文本  
描述: 坚实的脚步深圳市档案馆照片 雕塑照片
五彩缤纷的马利牌美术颜料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诞   爱好者   滑雪场   含蓄   韩国   滑雪运动   高尔夫球  
描述: 五彩缤纷的马利牌美术颜料
马缨花的观念与观念的马缨花
作者: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观念   作者   绿化   传统美德   爱情追求   女性形象   梅里美   小说   嘉尔曼  
描述: 当人们走近《绿化树》这幅灰暗苍茫的油画时,几乎都要为那团火红的色彩惊叹一番,唏嘘一阵。是的,是的,马缨花,那个如同这名字一样鲜艳热烈的女主人公。无论是她不拘一格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还是她毫无顾忌的大胆热烈的爱情追求,都使人从中感受到一股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在跳跃奔腾,象鲜花一样尽情开放。如此别致的形象,在我们的文学里恐怕是相当罕见的;倒是在法国作家梅里美的笔下,人们看到过这样的女性。这里指的,是嘉尔曼,那个与马
思想者·开拓者——公刘诗歌的时代特色
作者: 郭栋   吕慧敏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小川   诗歌   骆驼   公刘   时代特色   思想者   天安门广场   诗集   叶笛   油画  
描述: 大凡诗人,当他真正悟出人生的真谛时,才懂得其诗的价值。他会同人民站在一起同喜、同悲、同命运,一种责任感会促使其勤于思考、勤于探索,这样他才能不断地变换其艺术形式去反映生活。他的诗恰恰从这里找到了源泉,踏上了坦途。假如,公刘面对五七年的忧愁风雨退隐了,去“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世界”了,(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那么,人们只能认识那《西盟的早晨》中“难以捉摸的旭日的光彩”的青年诗人,不可能认识后来的公刘。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