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 条
-
第二回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雕塑家
当代青年
带菌者
-
描述:
第二回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作品选
-
形式与表面的紧凑性——访琳达·本格利斯
-
作者:
埃利卡—林恩·休伯蒂
作家
现在居纽约长岛
周捷峰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式塔
新作品
格利斯
金属化
艺术家
女权主义
有机性
欣赏者
艺术品
雕塑
-
描述:
琳达·本格利斯因对寓意性、生物形态的作品形式(如《图腾》)的探索和极具摧毁力的女权主义言论而著名。对争议和评论兴趣、抽象和内容、姿态和块面的关系,她都能很好的把握。她尤为关注形式下的物质本性及其对欣赏者的影响,并广泛取材,化意象为体块和表面。
-
诗歌、艺术的并立与思慕
-
作者:
李建春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和艺术
文学性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语言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者
超现实主义诗歌
诺贝尔文学奖
观念艺术
-
描述:
诗歌,因其使用的媒介——词语,有时被称为语言艺术,甚言之,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哲学家谢林认为语言属于时间范畴,倾向于抽象,所以诗歌是时间艺术,绘画、雕塑则是空间艺术,倾向于具象.根据上述观念,诗歌被理所当然地归结为艺术,在某种语境中甚至被当作艺术的分支.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布罗茨基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种观念不仅有损于诗歌的荣耀,而且导致狭隘地理解诗歌,在一次访谈中他断言“诗歌根本就不是艺术,诗歌是语言诸多功能的镜子. ”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籍波兰诗人米沃什也持类似看法,他在《诗歌,艺术?》一诗中大致认为把诗歌称为艺术导致理性精神的苍白和价值的悬置.我想他大概是从技巧、形式语言的角度看待艺术的.此类观点固然不失偏颇,主导思想却无可非议.
-
一幅油画
-
作者:
赵一强
戴其平
张劲
来源: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运用
情味
作者
描写
景物
当地
特色
比较说明
画面
说明方法
-
描述:
这篇文章以一幅油画的画面景物为说明对象,由远及近,清晰有序地介绍了画面上具有巴黎特色的景物。作者在说明时,综合运用了数字说明、比喻说明、比较说明等多种说明方法,很好地突现了对象的特点。不仅如此,作者在说明中还恰当地运用了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使说明更富有情味。
-
老外调研有怪招
-
作者:
蒋光宇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居室面积
普通居民
决策者
包装材料
消费者
优良传统和作风
决策科学
音响市场
市场调查
雪佛龙公司
-
描述:
英国的乐富豪音箱是驰名世界的产品,该公司曾派人到中国进行市场调查。被派来的老外不仅到音响市场,而且深入到住“解困房”的普通居民家中。针对城市普通居民居室面积较小的状况,该公司设计出一种“油画型”挂壁音箱,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而且美化了居室,上市后很受欢迎。
-
铁路撷趣
-
作者:
暂无
来源:
铁道知识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火车司机
景德镇
广州地铁一号线
蒸汽机车
火车站
机械失灵
专用铁路线
火车头
精神病患者
幽默大师
-
描述:
·趣闻· 开火车撞自家车 台湾花莲县曾发生了一起离奇的交通意外,一名火车司机驾驶火车时不小心出了轨,火车头不偏不倚撞上了路边的一辆轿车。万分凑巧的是,被撞的轿车正是肇事火车司机的。 当天上午9时40分,吕寿明驾驶着一台蒸汽火车头,拖着22节货车,进入花莲车站准备转轨。不知是机械失灵,还是人为操作疏忽,车头脱离货车,然后脱轨而出。当车头出轨时,正好
-
“天兴居”炒肝
-
作者:
蔡群
来源:
光彩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笼包
景德镇
炒肝
牡丹
制作方法
正宗
创始者
传统小吃
大家都知道
制作工艺
-
描述:
“天兴居”炒肝
-
在香榭丽舍看世界雕塑:巴黎“2000雕塑园地”侧记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在香榭丽舍大道举办的第二届“雕塑广场”节。这次活动原名为“香榭丽舍大道第二届雕塑展——70年代至90年代”,后更名为“2000雕塑园地”。这一冠名表现了组织者这样的愿望:通过前后两次在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大型雕塑
-
任勃翰的城市雕塑和英雄主义
-
作者:
朱其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决策者
英雄主义
雕塑风格
设计图
市长
艺术家
雕塑家
20世纪90年代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中国的当代公共艺术的年投资额已达数亿人民币,成为亚洲最大的公共艺术市场。但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在体制、样式、观念和社会启蒙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自本期起开设“公共艺术”栏目,通过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些优秀艺术家的公共艺术作品、经历和观念,推动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学术水平、艺术探讨和体制研究。本期介绍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领域较活跃的雕塑家——任勃翰。
-
在香榭丽舍看世界雕塑巴黎“2000雕塑园地”侧记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在香榭丽舍大道举办的第二届“雕塑广场”节。这次活动原名为“香榭丽舍大道第二届雕塑展——70年代至90年代”,后更名为“2000雕塑园地”。这一冠名表现了组织者这样的愿望:通过前后两次在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大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