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游春图》传奇
作者: 郑理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朝   欣赏   名画   艺术   纽约   国宝   中国绘画   画坛   油画   鸢尾   博物馆   山水画   巴黎   收藏家   美元   读者   凡高   拍卖行  
描述: 拍卖,那些富有无比的收藏家肯定会出超过《鸢尾花》不知多少倍的大价钱购而藏之。读者也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被世人誉为"国粹"的中国绘画,有没有可以同《鸢尾花》、《蒙娜·丽莎》相媲美,甚至更为珍贵的绘画
失传的媒介
作者: 雅克·马罗热   李于昆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形式表现   低地国家   戏剧性   文艺复兴时期   调色油   光油   幸存者   鲁本斯   油画  
描述: 正如一个世纪以前形式表现上的最高发展会被说成是由米开朗基罗达到的那样,油画是由鲁本斯而达到顶点的。到17世纪末,在低地国家画室的最后幸存者消失之后,出现了一种技法上的中断,这表明北方画派未经过渡就很
纪京宁雕塑作品(四件)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描述: 纪京宁雕塑作品(四件)
不事喧哗的艺术探索--我看《海平线》90年绘画雕塑联展
作者: 毛时安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描述: 不事喧哗的艺术探索--我看《海平线》90年绘画雕塑联展
傅中望的创造——榫卯结构雕塑释析
作者: 祝斌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描述: 傅中望的创造——榫卯结构雕塑释析
地方性社科理论刊物封面设计中的审美意识
作者: 刘振芳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科理论   审美意识   传统观念   封面设计   社会作用   读者   装帧设计   性理论   刺激作用   地方性  
描述: 作为社科性理论刊物,由于它思维的抽象性和理解的不易性,及其一些文章和词句的枯燥、单调,往往使读者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另外,加上刊物封面的设计受内容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较多,常常是严肃灰暗有余,活泼明朗
略论林则徐的反侵略爱国思想
作者: 高琦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琦善   林则徐   英国侵略者   鸦片输入   定海   反侵略斗争   爱国思想   义律   西方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  
描述: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幅大型浮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虎门销烟”的壮丽场面。看到这幅浮雕,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鸦片战争,会怀念中国近代的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号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林则徐卓越的历史功绩,就是他在民族危机加深、外敌入侵的重要关头,坚决主张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为捍卫国家主权、民族独立挺身而出,忍辱负重,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可以说,林则徐以他的反侵略爱国思想和斗争实践,谱写了一支中
谈服装空间构建
作者: 王霄月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部空间   人体   外部空间   服装材料   建筑空间论   建筑学派   服装空间   三度空间   服装设计者   空间语  
描述: 意利大有机建筑学派理论家塞维(Bruno Zeri)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谈到:“一个人哪怕只是稍微思考一下问题就会懂得,建筑的特性——使它与所有其它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绘画所使用的是两度空间语汇,尽管所表现的是三度或四度的空间。雕刻是三度空间的,但都与人分离,人是从它的外面来观看它的。而建筑则象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塞维将建筑与绘画、雕塑加以比较,把建筑视作“空心雕刻品”,强调“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
对“新”的浅想——第七届全国美展雕塑展观后
作者: 崔开宏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艺术技巧   作者   新人   美展   所知   优秀作品   “新”   人物肖像   雕塑  
描述: 第七届全国美展雕塑展在北京地区展出,给我总的印象是新的。许多观者也是这种看法。但我认为,对于“新”要做具体的分析,特别是要具体、详细地分析作品。世间一切事物是复杂的,新的并不一定是好的,好的并不一定
新波的油画
作者: 黄蒙田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时间   香港   漫画家   三十年代   题材   作品   新闻记者   油画创作   50年代  
描述: 他是在版画创作、新闻记者、美术和社会活动以外挤出时间来断断续续画成的。依我估计不会超过30幅,对一个画家的全部创作来说当然是太少了。但是对新波这样的画家来说,我们不应忘记这一部分作品,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