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 条
-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作者:
唐俊芳
顾勤
徐静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两者相结合
两者关系
-
描述: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观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语言教师和学习者的重视,本文拟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如何充分利用外语课堂进行文化传授展开论述。
-
清光绪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赏析
-
作者:
黄晓红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司
发展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规模
官办
封建王朝
商办
景德镇
强国富民
西方列强
光绪年间
清王朝
改革
经济政策
统治者
外销
低谷
复苏
民窑
赏析
青花瓷器
振兴实业
市场
封建社会
崛起
陶瓷业
光绪帝
变法维新
-
描述:
清光绪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赏析
-
王安维陶瓷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2001年
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
江西省
2005年
景德镇市
清华大学
研究所
人大代表
副主任
中国政府
学者
学院
会员
专业技术
陶瓷艺术
工艺美术
人才工程
-
描述:
中国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青联常委,政协江西省委委员,景德镇市人大代表。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004年至2005年在清华大学作访问学者。
-
龙玉斋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爱好者
宣和
大世界
江西省
圃地
鉴赏能力
作品
景德镇陶瓷
收藏界
-
描述:
段清龍,江西省都昌人,系景德镇陶瓷大世界《龍玉齋》總經理,是在景德镇陶瓷收藏界颇有名氣和實力的青年陶瓷收藏家。段清龍先生自幼酷爱陶瓷美術,并具有装裱書畫的特種技藝,并因他這種技藝, 其能與景德镇的諸多陶瓷美術界名人保持有较爲密切的交往,從而也使其對已故陶瓷名人陶瓷藝術作品畫風非常稔熟,并具有较高的欣賞和鑒賞能力。
-
打造国际瓷博会平台 展示瓷都景德镇风采——副市长、“瓷博会”执委会办公室主任冯林华答记者问
-
作者:
程勤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景德镇
记者
平台
办公室
瓷都
主任
副市长
展示
-
描述:
6月17日上午,副市长、2005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主任冯林华就“瓷博会”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问:“2005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举办时间、地点、主办单位,省政府和国家部委
-
温馨驿站的“回归天使”——记景德镇市殡葬管理处火化班班长王伟
-
作者:
张志军
来源:
社会工作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素质
使人
死者家属
家说
郑邦
上夜班
工作经验
工作环境
殡葬管理
-
描述:
1999年,王伟开始了他与死人打交道的日日夜夜,这年,他刚刚25岁。谈起第一次接触死者身体时的感受,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觉,硬邦邦的、冰凉的尸体使十分害怕,好在当时有师傅在旁边。从事
-
红绣鞋 白布里
-
作者:
洪方煜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者
工笔
优秀作文
文章
鞋
开头
-
描述:
这是今年浙江为数不多的一篇优秀作文。文章的开头,作者以工笔细描的手法,一开始就将我们引入了如诗如画般的情境,接着顺承一笔.引出了红绣鞋的回忆。这一段,作者的功底可窥一斑。但读者也仅仅认为这是一篇纯粹
-
当代油画:低风险“建仓”
-
作者:
牟健平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品
投资者
低风险
陈逸飞
安全性
艺术品
中国当代
油画
投资风险
拍卖市场
-
描述:
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历经10年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赝品充斥泛滥、投资风险巨大等弊端也显而易见,十分突出,时时困扰着广大的投资者。如何规避投资风险,选择适宜的收藏品
-
艺术品登记让人“雾里看花”
-
作者:
于娜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收藏
上海
负责人
艺术家
艺术品
知识产权
原作者
作品
中心
登记制
-
描述:
日前,上海成立了国内首个专为艺术品原作提供登记制证服务的机构。10多位画家的100多幅油画作品拿到了制证单位上海知识产权园艺术品登记中心提供的《艺术品原作登记证》,这一消息引起了艺术界及民间收藏者的关注。该中心负责人告诉笔者,专为艺术品制作“身份证”,是为了保护原作者的知识产权,给艺术品
-
秋拍精品“透露”今后投资热点
-
作者:
斐翔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币
投资者
珍品
投资热点
邮票
艺术品市场
精品
中国书画
解放区
买家
-
描述:
200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已落下帷幕,此次的精品让投资者们眼花缭乱。无论是中国书画,还是西洋油画,以至于邮票钱币,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珍品。或许这些珍品的归属只是少数买家所关心的,但是综观这些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