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磨光黑陶】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民间文化下的石湾陶塑
-
作者:
常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构件
石湾陶塑
中国陶瓷
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文化符号
中国文明
磨光黑陶
石湾镇
大帽
民间文化
-
描述:
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记载了中国文明的进程。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商代中期则产生了早期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素有"石湾陶、景德瓷"之说。何为"石湾陶"?这是指诞生于广东省佛山石湾地区的陶塑艺术。一、石湾陶塑的历史发展溯源广东的石湾陶塑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20世纪70年代,广东省博物馆和佛山市博物馆联合在石湾镇东大帽岗东侧的河岸,挖掘出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
-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构件
石湾陶塑
中国陶瓷
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文化符号
中国文明
磨光黑陶
石湾镇
大帽
民间文化
-
描述: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尚辉26作最好的作品奉献人民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构件
石湾陶塑
中国陶瓷
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文化符号
中国文明
磨光黑陶
石湾镇
大帽
民间文化
-
描述:
尚辉26作最好的作品奉献人民
-
安徽蚌埠禹会遗址薄胎磨光黑陶产地研究
-
作者:
杨玉璋
崔炜
张居中
王吉怀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地
禹会遗址
ICP
薄胎磨光黑陶
M
AES
-
描述: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质谱方法测定了安徽蚌埠禹会遗址出土的薄胎磨光黑胎与普通陶器的微痕量元素化学组成,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析,结果显示,薄胎磨光黑陶的微痕量元素组成与普通陶器有明显不同,结合考古学背景分析,这种制作精美的高档陶器应不是由禹会遗址本地生产,而是从外地传入的,且其产地来源可能在2处以上。本文的研究对探明禹会遗址的性质、验证"禹会涂山"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了解龙山时代晚期皖北及其周边地区陶器传播与文化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