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布面油画/板面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营   静物   瓶罐   画家   星油   守静   子系列   版画作品   美术馆   油画  
描述: 布面油画/板面油画
“合适”才是赢利之道——一杯水的启示
作者: 张元雷   来源: 科技创业月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道德范式   管理知识   容量比   纯净水   消费者   文化差异   生活习惯   9.11事件   瓶装水  
描述: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如今在飞机上多了一种小杯装的“获特满”纯净水,外观玲珑剔透,小巧可人,在众多高大的瓶装水中,反而显得格外“抢眼”。虽然其价格与瓶装水相同,但是,面对容量比瓶装水
一元钱的干枝梅
作者: 刘敏   来源: 森林与人类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瓶   梅花   外在包装   玻璃器皿   橘黄色   干枝梅   印花台布   青花   自然的本质   玻璃瓶  
描述: 一元钱的干枝梅
孪延亮 每把琴都是我的情人和朋友
作者: 王黎   来源: 艺术导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它   小房间   单元房   专辑   酸奶瓶   黄色灯   音乐声   朋友   明星   油画  
描述: 一套狭长的单元房,两只微微倦怠而丰肥的猫咪,堆积一地的酸奶瓶,一些男式厚底鞋,一间挂满了油画、摆满了CD和书籍、堆满了吉他的拥挤的小房间。主人快要搬家了。这是一个琴师的家,有让人安心的黄色灯光和淡淡的音乐声,他叫李延亮,多年来炮制了无数如今已经大红大紫的明星的专辑音乐,终于有机会出了他的个人专辑。
桂林梅瓶“天下甲”
作者: 白木   周洁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藩王   历史博物馆   靖江王   桂林市   梅瓶   桂林山水   青花   中国文物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林三花酒  
描述: 去年5月,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内,来自广西桂林的99件梅精品——“靖江藩王遗粹:桂林出土明代梅展”令中国文化界、文物界、旅游界眼睛为之一亮:色彩梅婀娜多姿,龙凤纹梅呈祥现瑞,花卉鱼禽梅
价值数千万元的“台灯灯座”
作者: 南放   来源: 大江周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   美国人   灯座   花瓶   清朝雍正   公开拍卖   众议员   价值   拍卖行   粉彩  
描述: 一只曾经摆放在美国一位众议员家里,毫不起眼的中国花瓶灯座,原来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清朝雍正年间的粉彩——虽然沦为电灯架,幸亏不识宝的主人没在瓶底钻孔藏电线
应聘
作者: 朱静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鼻烟壶   鸦片   收藏   香水瓶   传入中国   吸引   灵感   西班牙   艺术品   传奇  
描述: "应聘"这个字眼儿,对于我们这些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来说,既充满着无限的诱惑和憧憬,又会使人临场产生些许微微的怯意.算起来,我走出大学校门也近三个年头了.三年中,三次应聘经历,使我终生难忘.记忆的红线将这三颗玲珑剔透的珍珠串起来,在思絮的摇曳中,留给人内心深处的是一笔极为珍贵的人生财富.……
明正德青花开光阿拉伯文折枝莲瓶
作者: 徐国清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德   明代   青花  
描述: 收藏于常熟博物馆的明正德青花开光阿拉伯文折枝莲,造型、釉色、纹样、绘画技法均带有鲜明的正德时代特征,可供收藏界作典型鉴赏.
西亚藏中国元青花
作者: 张咏梅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纹   底釉   元代青花瓷器   梅瓶   句容县  
描述: 在西亚,土耳其托卜卡比博物馆有40件中国元青花,它们和一万余件入藏在此的中国瓷器一起是当年奥斯曼帝国通过贸易、赠送、献纳以及掳掠而逐步收集的.
爱情漂流瓶
作者: 翁成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叶子   名字   高三   窗口   白杨   漂流瓶   爱情   西安   红色  
描述: 高三的时候,学校有一红一白两幢教学楼。坐在白楼教室的窗口,隔着一排挺拔的白杨,每天,我都能看到红楼的那位女生:托着腮,一副痴痴的样子伏在窗口看刚刚长出叶子的白杨——那枝头,有一只跳上跳下的鸟。那个春日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斜射在那女孩敞开的窗棂上,红色的砖墙如天然古老的画框,青青的爬藤蜿蜒绣在画框上,衬得窗里的女孩如一幅天作的油画。在那个柳絮纷飞的下午,我年少的心怦然而动。后来,白杨的叶子渐渐地繁茂起来,爬藤在红墙上挂起了一张绿色的毯,窗里的女孩在天天的日升日落间熟悉成心里的一道风景,而我却只知道她读高三是文科,却不知她的芳名。高考踏着蝉的鸣声越来越近。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时,被打乱班次的同学捏着准考证一间教室一间教室地找考场。我先进了对面的那幢红楼,然后找到考场坐下,抬起头,发现身边的窗子正对对面白楼的我的窗子。抽屉里有两个没有收走的作业本,上面写着一个名字——乔玉。乔玉的名字就这样牢牢地记住了。临去上大学的时候,跑去看榜,乔玉的名字竟然就在我名字上面不远的地方,是西安的一所学校。在哈尔滨上学,坐在四楼教室临窗向下望空空旷旷的操场,突然间心里像漫了雾一样填满了那个叫乔玉的名字。我一遍遍地在纸上写“乔玉”两个字,写满...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