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漆】搜索到相关结果 676 条
-
刘博闻:将雕漆创新进行到底
-
作者:
田野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雕漆
史料记载
发祥地
刘博
地方特色
创新
-
描述:
重刻工,雍容华贵。北京雕漆与湖南湘绣、江西景德镇瓷器并驾齐驱,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雕漆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受到收藏者们的热爱,还作为国礼频频亮相于各大国际会议及外事活动
-
关于现代漆画
-
作者:
李家旭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潜在发展
表现手法
材料
传统技艺
漆画艺术
发展极
艺术语言
画种
现代
实践经验
-
描述:
近年来漆画艺术在我国发展极快,尤其是第六届全国美展期间把漆画与国画、油画、版画等并列为独立画种之后。由于漆画艺术风貌之无穷魅力,不仅受到各界公众的普遍赞誉,而且吸引了一批有相当绘画实践经验的画家加盟
-
江西鄱阳传承漆艺演化与美学价值分析
-
作者:
毛冰霜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传承演化
鄱阳漆艺
-
描述:
本文通过对赣鄱传统漆艺图像符号演化,分析了地域民俗艺术美学价值,并探讨了其传承、演化、传播过程中,对当代漆艺美学价值进行了拓展。
-
福州脱胎漆器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检验检疫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用品
装饰纹样
仿唐三彩
传统技法
制作方法
艺术品
脱胎漆
民族风格
传统工艺品
国际博览会
-
描述:
福州脱胎漆器慧泉福州脱胎漆器,以其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它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三宝”。福州漆器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南宋时期就有漆器的生产。而脱胎漆器的兴起则在清朝乾隆年间,福州髹漆名匠沈绍安把我国传统的髹漆技术同脱...
-
福建脱胎漆器:老寿星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麻
脱胎漆器
苎麻布
装饰技法
中国传统工艺
景德镇瓷器
髹漆
漆器工艺
-
描述:
福建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宝”。它源于18世纪福州,是漆器工艺的一个发展:以泥土、石膏、木模为坯胎,以漆为粘剂,用苎麻布、绸布等逐层裱褙,阴干后脱去原胎,再经过打磨、髹漆等少则五十、多则一百多道工序,才能制成。这座脱胎漆制品老寿
-
支林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
江西省高等学校
中国设计
漆艺
包装设计
艺术设计
委员会
美术作品
入选
工艺美术
-
描述:
支林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设计年鉴编委,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委员会理事,江西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景德镇陶瓷学院特聘教授,入录《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享受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青年科技拨尖人材,平
-
太常引·球鱼
-
作者:
谢礼波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收藏品
石种
沙漠漆
-
描述:
摇鳍摆尾秀金红,舒缓又从容。圆体展玲珑,悠游在、清泠水中。无忧无虑,甘居深底,辽阔任西东。不拒作凡庸,不慕那、飞天巨龙。
-
漆立塑之多维空间
-
作者:
杨睿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塑造
创作方法
装饰性
多维空间
漆艺
创作者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作品
立体造型
-
描述:
漆立塑为漆艺立体塑形之简称,漆立塑融合了漆艺与立体雕塑两种艺术形态,既有漆艺质地细腻、丰富的特点,又运用立体雕塑造型多变、空间感强的特点.漆立塑游离于两种艺术语言之间,对二者语意加以融合,从而形成以漆艺为主,表现空间概念的创作形式.
-
诗意自然:谈我的漆画创作
-
作者:
苏小定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景物
感觉
漆画
爱默生
技法
月亮
创作
作品
漆器
油画
-
描述:
爱默生在他的《自然》一文中曾这样说:"当我们谈论自然时,我们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清晰而又富有诗意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才把一个伐木者眼中的木材与诗人眼中的树区分开来……米勒拥有这片土地,洛克拥有那片土地,但他们谁也不拥有这片风景。在这片视野中,有一份唯有那种能把各部分
-
拭目以待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美协各艺委会主任(秘书长)谈各参展门类的状态
-
作者:
汉初
田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状态
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
漆画
中国美术协会
评奖机制
版画
油画
-
描述:
5月,第十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征集工作正在进行。广大读者纷纷致函本刊编辑部,希望能了解与之相关的学术动态。本刊采访了中国美协部分艺委会的负责人,他们就各自参展门类的创作状态与评选、评奖机制发表了坦诚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到十届美展上,我们拭目以待。
<
1
2
3
...
7
8
9
...
66
67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