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353 条
-
中国陶瓷博物馆部分藏品断代探究
-
作者:
郑大伟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传图
八卦纹
收藏单位
中国陶瓷
清雍正
绿彩
制瓷工艺
三彩
梅瓶
蓝釉
-
描述: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于2015年10月开馆,建筑雄伟、装修现代、展品丰富,但美中不足的是:笔者认为部分藏品断代不准。为使得我国重要的陶瓷收藏单位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客观、严谨的学术服务,笔者通过馆藏瓷器之间的比较,参阅相关权威出版物,以及根据陶瓷的时代特征给瓷器断代的方法,列出发现馆藏器物中年代标注错误22例,宣传图文仿品15例,以及其他错误若干。希望博物馆能够积极考证,健康发展,坚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宗旨,充分展示文化与学术的严谨性。
-
牧童遥指杏花村图青花瓷盘
-
作者:
蔡楷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
芙蓉手
白釉
遥指杏花村
德化窑
路上行人欲断魂
粉彩瓷
异国情调
画中有诗
中国瓷器
-
描述:
清明,万物生长,清洁而明净。除祭祖扫墓,最想做的事是和亲友出门踏青。但有人会因为种种原因在异乡,不能与家乡亲人一起,在这个春天多少有些惆怅,而有件青花瓷器也正寄托了古人同样的情愫。这件折沿青花瓷
-
探析民国时期瓷绘发展现象的文化特征
-
作者:
李静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内扰
新安画派
流通形式
晚清民国时期
粉彩瓷
审美趣味
浅绛
文化特征
民国初期
-
描述:
清代进入中晚期以后,粉彩渐成流行时尚的主角。然而,这一阶段国家面临内扰外患的局面,加之此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也多变复杂,国力较弱。官窑也由于经济的影响逐渐衰落,尤其是清末,大批宫廷画师及工匠
-
浅谈清朝时期官窑陶瓷装饰中的螭龙纹样
-
作者:
陈坤燃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清代
螭龙纹
发展
-
描述:
于世,而且以其丰富多彩的装饰使人赏心悦目。螭龙纹是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纹样之一,最早出现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装饰上,而在清朝时期螭龙纹装饰达到了顶峰。本文主在研究清朝时期的螭龙纹样。
-
清代八仙文化装饰纹饰在陶瓷上盛行的原因
-
作者:
黄晓琳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平经》
宗教派别
宗教生活
清三代
神仙家
暗八仙
吉祥寓意
道家学说
神仙思想
道教思想
-
描述:
一、道教思想渊源因素八仙文化的发展和八仙纹饰的盛行与道教思想渊源密切相关,就因为道教思想的深刻才使得民间对八仙纹饰的喜爱经久不衰。道教是中国人千百年里宗教生活中的占主要地位之一的宗教。道教始发源于中国,是中国至今为止五大宗教派别中唯一一个地地道道的宗教。这个由中国人自己开创的教派,它的形成始以
-
清代粉彩仕女图对当代仕女图创作影响探析
-
作者:
王时蒙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仕女图
清代
粉彩
艺术特色
-
描述:
清代粉彩仕女图陶瓷装饰艺术兴起于康熙皇帝时期,到了雍正时期大量盛行,工艺水平于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嘉庆之后日渐衰退。虽然清代末期仕女图粉彩陶瓷装饰技法水平下降,但是其陶瓷装饰艺术对当代粉彩仕女图陶瓷装饰艺术创作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
明清御窑厂制瓷制度创新探析
-
作者:
黄胜辉
兰淑雯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御窑厂
制度
明清
创新
-
描述:
明清御窑厂的设置是我国古代陶瓷生产上的一项伟大创新。本文从明清帝王对御瓷极为重视、生产关系变革、行政制度变革、生产制度改革和技术保密制度改革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御窑厂制瓷制度的创新。
-
《童年记趣》
-
作者:
李磊颖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御窑厂
制度
明清
创新
-
描述:
《童年记趣》
-
花品与花器
-
作者:
孔铮桢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燕闲清赏笺
花器
高濂
花艺
灼灼其华
项元汴
桃之夭夭
当代陶瓷
九锡
插花艺术
-
描述:
1、文人花艺理论的发展中国的古人很早以前便已懂得欣赏花木的自然之美,并将这种愉悦的观感诉诸于诗句之中。《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一句描绘出一幅灿烂的春之光景。在中国古人的心中
-
清代粉彩仕女图对当代仕女图创作影响探析
-
作者:
王时蒙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仕女图
清代
粉彩
艺术特色
-
描述:
清代粉彩仕女图陶瓷装饰艺术兴起于康熙皇帝时期,到了雍正时期大量盛行,工艺水平于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嘉庆之后日渐衰退.虽然清代末期仕女图粉彩陶瓷装饰技法水平下降,但是其陶瓷装饰艺术对当代粉彩仕女图陶瓷装饰艺术创作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
1
2
3
...
7
8
9
...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