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351 条
-
元明清瓷器上莲池鸳鸯纹特征探究
-
作者:
肖凤春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莲池鸳鸯纹
特征
元明清
瓷器
-
描述:
旺盛,到明清两代,仍然是瓷器中常用的纹饰之一。经过不断的传承和演变,莲池鸳鸯纹成为元明清瓷器上独具特色的纹饰之一。
-
瓷上西厢一一康熙五彩《西厢记》故事碗赏析
-
作者:
赵凡奇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时期
羽人
彩绘
青釉
五彩瓷器
元代
黑釉
明清时期
-
描述:
瓷上西厢一一康熙五彩《西厢记》故事碗赏析
-
《林徽因》创作小记
-
作者:
张伟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思成
美术编辑
木构建筑
经典人物
文殊菩萨
清凉世界
林徽因
一大一小
敦煌壁画
编辑过程
-
描述:
,在此期间我正好在五台山创作一幅高3米、长40米的《文殊菩萨说法图》,二画板,二幅作品,一大一小,一菩萨境一现实境,都在叙说五台山清凉世界的历史。此上三原因当然愿意效劳,此作完成之际正是我在山里断食七、八日时,整个十四日的僻谷过程也刚好完成了此作,只当对林徽因和梁思成这二位闪耀明星的纪念。
-
中国十大陶瓷名窑名家作品展展品赏析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简介
陶瓷艺术大师
韵悠悠
定瓷
剔花
清风峻节
定窑
中国美术馆
工艺美术大师
陈文增
-
描述:
作品简介:拉坯工艺,手工制作。瓶身取高状,长圆腹,颈有双节,盘口;壁饰莲纹,寓有"出污泥而不染"之意,故名清风峻节瓶。因有七绝一首赞曰:"罗裳借得白云裁,逸韵悠悠入九陔。一自尘封千载后,玉莲此向好风开。"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
三人行
-
作者:
侯志川
来源:
杂文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山窑
煤窑
清代
同官县
嘉庆
步军统领衙门
窑工
官员
徐寅
生态链
-
描述:
不要把杂文看得太可怜了●侯志川现在反“四风”,令我又想起一篇拙文《艰难的“裸呼”》,内容是感慨虽然中央多次指示“党内互称同志”,不叫官衔,但实际上实现这个指示很“艰难”。尤其是“文革”中,个人崇拜盛行,无人敢直呼伟大领袖的名字,所以一幅著名油画的标题就叫《毛主席去安源》——实际上他是“1921年去的安源,那时他还不是‘主席’,他最早当‘主席’是在1931年”,因而“这油画标题《毛主席去安源》,应该改为《毛泽东去安源》。
-
生活中的哲学
-
作者:
陈思炳
来源:
杂文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山窑
煤窑
清代
同官县
嘉庆
步军统领衙门
窑工
官员
徐寅
生态链
-
描述:
远与近看油画,近看模糊一片,远看层次分明。有的事物离得太近便无法认清。高与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有骄气还会下来,水流低处有压力也能上来。上与下上山要低着头,下山要昂着头;人生上坡要自谦些
-
为了上帝,可以纵火?
-
作者:
計文
来源:
天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火者
故意毁坏财物罪
放火罪
人王
汉传佛教
《天风》
犯罪嫌疑
纵火案
清泉寺
网络新闻
-
描述:
在本期《天风》发稿之际,一条题为"乌鲁木齐佛寺纵火者为基督徒"的网络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球。据新疆网报道,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向媒体发布了去年9月新疆最大汉传佛教寺院清泉寺纵火案和东山公墓雕塑被毁
-
建德市发现的三座砖室墓
-
作者:
周学斌
尧志刚
施凤伟
童伟
骆放放
来源:
杭州文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建德
砖室墓
-
描述:
2012年12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建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建德市下涯镇大洲村的三座清代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了青花瓷碗、银簪、"乾隆通宝"铜钱等,为了解杭州地区清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特点、埋藏观念等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中国明清时期油画收藏价值分析
-
作者:
魏新文
来源:
合作经济与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值
明清油画
收藏价值
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
-
描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中国明清时期油画是我国油画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也决定了中国明清时期油画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
-
用细心耐心真心服务纳税人
-
作者:
玲珑
来源:
税收征纳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高度
人生价值
经济命脉
工作习惯
叶玲
武汉人
征收方式
车购税
一口清
申报资料
-
描述:
每一名税务工作者就像是一颗砂粒,在自己的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尽着自己的本份,做着自己的贡献,不知疲倦。同样的砂粒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一起共同担负了祖国的经济命脉,筑就了税收事业的参天巨塔。而叶玲同志就是这样一颗小小的砂粒,她没有去书写辉煌,只是在平凡的工作
<
1
2
3
...
29
30
31
...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