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34 条
-
关于巴黎“公社墙”浮雕的考辨
-
作者:
暂无
来源:
知识杂志(课外学习)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费城
大陆
中学生
清教徒
雕像
大理石
美洲
明信片
雕塑
-
描述:
关于巴黎“公社墙”浮雕的考辨
-
女清洁工
-
作者:
陈衍庆
来源:
诗刊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洁净
水粉画
清洁工
汽车
橙红色
声振荡
毕业
初中
狼山
油画
-
描述:
女清洁工
-
不要打秋风
-
作者:
暂无
来源:
瞭望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瑰宝
中国文学
世代
先秦
民歌
民族文化
书法艺术
宋词
明清
积累
-
描述: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许多世代中积累起来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创造,这才汇成民族文化的巨流。先秦的散文、西汉的辞赋、六朝的民歌,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戏剧小说,织成了中国文学的绚丽
-
两件正德朝阿拉伯文波斯文瓷器:兼谈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
作者:
李毅华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食
文化交流
古兰经
穆罕默德
清真寺
阿拉伯文
伊斯兰教
扬州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文化
-
描述:
在陶瓷器上出现符号、文字,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此后,陶瓷器上刻划、书写铭文字句或纪年款识者屡见不鲜。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釉下彩绘瓷器,不仅具有丰富的纹饰题材,而且将题写诗句文字亦作为装饰的主要手段。元代青花瓷生产技艺相当成熟,在瓷器上书写、绘画已十分普遍。由于中西方交通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以及
-
石淙流韻记文襄
-
作者:
肇予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政
政治家
明武宗
安宁
杨一清
大学士
陕西
明代中叶
军事家
西北边疆
-
描述:
走到安宁的杨阁村,就会得知这里又叫石淙渡,据段昕纂修的(雍正)《安宁州志》记载:“石淙在螳郎江中,石如砥柱,嵌空玲珑,飞流激湍,触之辙应,冷若金石,江流远闻”。故有“石淙流韻”之称。明代中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杨一清,曾以“石
-
千古不朽的《清明上河图》
-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汴梁
画卷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
古代绘画
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图
作品
绘画空间
北宋
-
描述:
每到秋高气爽的季节,首都故宫博物院就要把我国古代绘画珍品陈列出来。人们置身晋、唐、宋、元名作之林,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但其中最吸引人的作品,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图卷完美的构思,高超
-
绿,已化作五彩的光(散文)
-
作者:
赵三祝
来源:
中国水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家
田野
生命
想象
颜色
散文
水电站
梅雨
朱自清
农民
-
描述:
朱自清先生的《绿》,诞生于1924年。它已度过了第六十个生日。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绿》的生母——仙岩梅雨潭怎样了呢?“女儿绿”还是那样鲜润,那样可爱,那样醉人吗?
-
读史札记
-
作者:
段天顺
来源:
中国水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桑干河
玲珑
官厅水库大坝
清代
透水石
筑堤防
洪水
永定河上游
官厅山峡
乾隆皇帝
-
描述:
最早的官厅水坝——玲珑坝小考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在现在的官厅水库大坝附近,曾修建过一座透水石坝,当时称之为玲珑坝。这大概是永定河上游最早的大坝。当时北京经常受到永定河洪水的威胁。为了皇都
-
奇特的出租汽车
-
作者:
吴津美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制品
垃圾
清洁工
乘客
地毯
出租汽车公司
边缘部分
火柴头
出租汽车司机
油画
-
描述:
过这么吸引人的出租汽车。“我非常高兴听到我的乘客说这样的话,”他回答。“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装饰你这辆车的?”我问道。“这不是我的车,”他说,“这是我们公司的车。几年前我在出租汽车公司当清洁工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因为每辆汽车收班回来的时候简直脏得象个垃圾坑,车里扔满了烟蒂和火柴头,椅子
-
聋哑人电话
-
作者:
凡一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套
通话
话筒
科学家
电话
哑语
清晰
摄影机
显现
电视屏幕
-
描述:
美国科学家发明的聋哑人电话,是供人借助电视屏幕来“通话”的。为了在屏幕上能清晰地显现出哑语手势,通话人须戴黑色手套。手套上有13个白点,能清晰地显现在屏幕上,使聋哑双方一目了然。话筒前的自动摄影机小巧玲珑,只要一打开开关,做哑语,摄影机立即操作,话筒上方的微型电视屏幕亦即显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