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176 条
-
清代玉器的特征与鉴定
-
作者:
王蔚华
王光青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玉器
清代
雕刻
鉴定
新品种
历史资料
总结发扬
特征
造型
-
描述:
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又一鼎盛时期,它集历代之大成,总结发扬数千年的雕刻技艺,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玉器,用途之广,雕塑之精,设计之妙,创新品种,达到了高峰,但其赋予的政治色彩却淡漠多了。从历史资料看,清初
-
两尊雕塑
-
作者:
刘燕敏
来源:
好同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学竞赛
苍鹰
苏格兰
大陆
中学生
清教徒
大理石
学会做人
集资
雕塑
-
描述:
纳尔逊中学是美国最古老的一所中学,它是第一批登上美洲大陆的73名清教徒集资创办的。在这所中学的门口,有两尊用苏格兰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左边的是一只苍鹰,右边的是一匹奔马。
-
饮酒与行令
-
作者:
桑颖新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度演变
《兰亭集序》
《红楼梦》
游戏
黄河流域
明清时期
丰富发展
中国酒文化
《兰亭序》
合成指数
-
描述:
在中国的酒文化中,最富情趣的内容便是酒令。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既是一种烘托、融洽饮酒气氛的娱乐方式,又是一种文化存在,自从有酒令开始便历代沿袭,并且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五彩缤纷的酒令和行令方式。
-
一生耕耘方寸间(连载二十九)
-
作者:
董纯琦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缩小到
清晰度
遵义会议
方寸
彩色反转片
工艺创新
娄山关
邮票
印刷复制
油画
-
描述:
大幅油画复制邮票的工艺创新1965年1月31日发行的《遵义会议三十周年》邮票的第1图"决战前夕"和第3图"娄山关大捷"是两幅大型油画为原稿,如果用彩色反转片或印刷复制品做照相分色.那么色彩和清晰度都会较差,缩小到邮票尺寸后,油画的感觉就会失真,效果不好。经和照
-
贲巴瓶和贲巴壶的拍卖行情
-
作者:
裴朝辉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艺术市场
2004年
拍卖
官窑瓷器
构思巧妙
行情
奇特
藏传佛教
明清
价格
-
描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清官窑就受到了海内外买家的青睐和追捧,价格扶摇直上,迭创新高。其中明清官窑仿制的藏传佛教用器,因造型奇特,构思巧妙,数量稀少,更成为艺术市场中抢手的拍品。例如,翰海2004年秋拍编号2650清嘉庆粉彩贲巴壶曾以165万元的价格拍出,刷新了此类官窑瓷器的最高纪录。
-
赏花情致
-
作者:
李盛仙
来源:
绿化与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屹然挺立
人比黄花瘦
使人
梅妻鹤子
赏花时
花丛中
采药
赏菊
五彩斑斓
清香扑鼻
-
描述:
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以爱花而著称,人们养花、赏花,无不因为它的五彩缤纷,芳香宜人。在历史长河中,有不少文人爱花成癖,情有独钟。陶潜有赏菊爱花的情致,杜甫有采药种花的雅兴;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林和靖的“梅妻鹤子”,还有陆游赞梅,周敦颐爱莲,范成大谱菊等,使人叹为观止。
-
浅谈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青花瓷的特点
-
作者:
王忠山
王法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白釉
雍正朝
清代康熙
釉下彩
成化青花
苦心竭力
火石红
康熙皇帝
窑务
-
描述:
浅谈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青花瓷的特点
-
西安北郊北周史君墓石椁的清理和搬迁
-
作者:
冯健
李书锁
来源: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固
石椁
搬迁
现场保护
清理
-
描述:
有关石刻大型考古资料的现场保护和搬迁的文献资料很少,本文基于对2004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市北郊发现的一座彩绘、贴金、浮雕石椁的现场保护和后期搬迁工作的介绍。向大家展示了一种简便、安全、实效的现场保护和搬迁方法,着重突出了传统技术在现代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清光绪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赏析
-
作者:
黄晓红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司
发展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规模
官办
封建王朝
商办
景德镇
强国富民
西方列强
光绪年间
清王朝
改革
经济政策
统治者
外销
低谷
复苏
民窑
赏析
青花瓷器
振兴实业
市场
封建社会
崛起
陶瓷业
光绪帝
变法维新
-
描述:
清光绪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赏析
-
妙手炮紫砂 潜心制精品:记青年紫砂工艺美术师周宇杰
-
作者:
许军锋
来源:
长三角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宜兴
景德镇
紫砂泥
艺术创作
紫砂壶
明清
制作
精品
作品
工艺美术
-
描述:
自宋开始,宜兴紫砂壶渐为各地饮家所钟爱。至明清,宜兴紫砂已经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了。自此,在瓷都景德镇之外,又并列了一个陶都——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