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活】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 条
-
古汝瓷指纹元素散布分析
-
作者:
高正耀
王杰
陈显德
陈松华
黄忠祥
韩松
贾秀琴
孟玉松
来源:
核技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汝瓷
指纹元素
散布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
-
描述:
将古汝瓷、现代汝瓷的釉和胎等28个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6种元素的含量,从中选取9种指纹元素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除少数样品外,这批釉色迥异、出自众多不同窑口、不同
-
罗中立——来自“父亲”的召唤
-
作者:
王林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流
画家
写实油画
王翰
作品
中立带
四川美院
大巴山
驯马
农民文化
-
描述:
1980年,画坛震动: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在全国青年美展上获一等奖。罗中立的同学都说他运气好,一夜之间,成了中国写实油画的代表人物。因为就在画这幅画的时候他还没打算一辈子画油画,而是准备做一个连环画家,何况,罗中立还是四川美院最先搞抽象艺术的人,为此曾被人指责为“缺少写实能力”。历史,有时候真难以预料!
-
新型复合材料-活性炭陶瓷的制造及其应用
-
作者:
汪祥麟
陈魁学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性炭陶瓷
陶瓷
复合陶瓷
-
描述:
前言 活性炭材料以其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优越的吸附性能在吸附分离和催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其应用中出现了诸如高温、高强、低阻、高效等新的苛刻要求,从而使其应用受到了挑战。陶瓷材料具有公认的强度高、耐温、耐热、耐腐蚀等优良性能,通过特别的模具和工艺可以制
-
拯救民族的雕塑艺术
-
作者:
马心伯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中华民族传统
西方民族
石狮子
艺术家
宗教艺术
高于生活
民族特色
雕塑艺术
文化体系
-
描述:
艺术作为人类全部创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创造了各自不同的艺术,至少有文明古国之称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依照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创造出了无愧于人类的具有东方
-
体验“过程”的意义
-
作者:
焦兴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活动
维空间
精神内涵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创作过程
雕塑家
“过程”
现代雕塑
-
描述:
1 关于雕塑的外在形式如何表达“时间”“过程”的概念,在雕塑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真正的主题,其挑战性在于:如何展示运动,或如何引起关于运动与时间的联想。 古典时期的雕塑在解决“时间”的表现这一问题时
-
第二十四届日本岩手町国际石雕SYMPOSIUM活动
-
作者:
孙伟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活动
雕刻家
花岗岩
日本岩手县
雕塑家
雕塑艺术
石雕
国际交流
地域性文化
交流形式
-
描述:
1997年6月4日至7月24日,我应邀赴日本参加“第二十四届日本岩手町国际石雕symposium”活动。“symposium”一词源于希腊语“一起吃酒”,现在从词面上直译为“酒宴;讨论会;座谈会
-
雕塑·建筑·人——从城市设计谈城市雕塑创作
-
作者:
吴良镛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城市规划与设计
艺术哲学
建筑行业
艺术创作
城市设计
雕塑家
城市雕塑
城市建设
创造活动
-
描述:
人类的建筑创造活动,不仅是建造房子,用建筑行业的话说,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优美的居住与工作环境,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建设,还包括了城镇环境创造,这是精神文明的建设。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品”,这
-
体验“过程”的意义:论雕塑的第四维空间
-
作者:
焦兴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活动
维空间
精神内涵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创作过程
雕塑家
“过程”
现代雕塑
-
描述:
1 关于雕塑的外在形式如何表达“时间”“过程”的概念,在雕塑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真正的主题,其挑战性在于:如何展示运动,或如何引起关于运动与时间的联想。 古典时期的雕塑在解决“时间”的表现这一问题时
-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
作者:
张海澄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生活气息
隋唐时期
佛教雕塑艺术
麦积山石窟
审美情趣
禅宗思想
佛教雕塑
汉画像石
宋代佛教雕塑
-
描述:
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传播、兴衰、衍变有着息息相关的血肉亲缘,深深地打上了“佛”的烙印,这是因为历史所赋予它的宣扬佛学的社会功用性而决定的。众所周知,佛教雕塑在南北朝、隋唐时期盛极一时,这一时期出现了几处著名佛雕:北魏建造的云岗西部五大窟与龙门三窟、唐代摩崖造像的代表作——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大佛及四川乐山凌云寺大佛等,在艺术的格局上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汉画像石的传统技法,
-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
作者:
陈文增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纯艺术”
大众文化
纺织品设计
艺术思潮
审美活动
陶土
后现代主义
美与善
作品
-
描述: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
1
2
3
...
5
6
7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