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别过老屋
作者: 弭晓昕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细雨微凉,在一片迷蒙的水汽里回到家乡,广阔的田野更显葱翠,仿佛听见禾苗拔节的声响。 院落有些泥泞,被娘打扫得干干净净。走在老院里,一切如旧,青石板轻声低吟,大柳树随风摇曳。树下的瓶瓶罐罐已被收走,记忆里一直堆在那儿,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它们陪着老井、柳树和年迈的父母,也许还残存着年下的热闹和孩子们的笑声。
花市大街
作者: 赵莉丽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我漫步在花市大街上,只见街道两旁商店林立,那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橱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展现在人们面前。柏油马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样式繁多的汽车穿梭来往像一条彩色的河在流动。五彩缤纷的街灯构成一幅美好无比的图画。路边这些樓房色彩不一,有淡绿色的,有淡黄色的,在阳光下交相辉映,显得那么淡雅、庄重。 我走着走着,望着那条笔直宽阔的马路想起了在这条大街上铁轱辘把儿的故事。
奶奶的粽子
作者: 王洁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儿时,记忆最深的就是包粽子,戴奶奶亲手编制的“花花绳”(五彩丝线)。 离我们村不远的地方有好大的一片池塘子,池塘里长满了各种可以在水里生存的植物,其中就有包粽子时用的粽叶,至今,我都叫不上来那种植物的名字,但它的样子却始终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记忆当中。包括它每每在微风吹起时,叶子都会随风左右摇摆,晃动,伴随着一阵风的拂过,会发出一连串“沙沙沙沙”声,还有一声声或近或远、或大或小的青蛙叫声。
绿色清迈
作者: 再耕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泰国是个颜色分明、五彩斑斓的国家。 首都曼谷市内有上万间大大小小的寺庙,佛塔高耸,僧侣如云,黄袈裟在千门万户出出入入,在大街小巷结伴而行,满眼是厚重的黄色,难怪被誉为“黄袍之都”。 距曼谷东南147公里的芭堤雅,地处曼谷湾西岸,面朝浩瀚的印度洋,沙白水清,海岸椰树成林,被人们称作“东方夏威夷”,是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
约会春天
作者: 于佳琪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纷飞的瑞雪在浓浓的年味里飞舞,一颗颗企盼的心,终于走进了春天。 梅雪争雄的日子,我们走进春天,碧绿的河水,荡漾着盈盈的春意,南飞的燕子,将春天传递。春天从大红“福”字的春联里流出,从冰封的缄默里悄然而至,饱和孕育的芳讯,绽开了一串串莺歌笑语。一个花花绿绿的季节,喷射出五彩缤纷的旋律,把斑斓跳跃的音符,洒向田野、沟壑、小溪。
绣花的祖母
作者: 龙宁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坐在火坑边纺纱的,是我的祖母,坐在窗子前绣花的,是我的祖母。从12岁到80岁,一根针七彩线,是智慧在风雨里行走,是血液在布面上洇开……春天,一首题为《祖母》的苗歌,把我带进一个针线游龙的苗绣世界。一朵花,两只蝴蝶,一只飞鸟,一对狮子,两个鲜艳的樱桃……五彩缤纷,眼花缭乱。此刻,我的眼光,聚焦在一套清末民初的苗族女装上,衣装的布料是自己织的家机土布,布面平滑,土靛染的淡蓝的色泽有一种厚重感,衣襟和袖口、裤脚镶了绣工精巧的苗绣花边,那色彩斑斓的图案使得整套服装显得飘逸。
童年的柿树林
作者: 张震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柿树林是我们童年的乐园,花香自不必说,花期一过,一棵棵清纯可爱的小柿子便不知不觉地诞生了,也许是受了风寒,柿树下免不了落下许多小柿来。不要小看她,这可是我们乡村孩子的珍品,随便插上一枝小棍,那可是一个陀螺呀! 秋天的柿林是最迷人的,在五彩斑斓的柿叶中,诱人的柿子泛着红润探出头来,光那个色彩都能让人流出口水来,可是不要急,强拗的瓜不甜,抢摘的柿不甘,不到红透的时候,那涩劲会让你一脸的窘迫。俗话说:七月荒蛋,八月面,九月柿子当饱饭。
红叶似彩霞
作者: 阿克·雾宁石根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石佛山的树叶,渐渐由夏日的苍翠浓绿变成了金秋的五彩纷披。 汽车沿着宁泸公路飞奔,朝向北驶去,到了红桥,山下,见其紫深、红透、黄澄、绿油、青翠的叶色,互衬出新鲜,艳丽而多彩多姿。启洛感到眼花缭乱,忙不迭地喊:“看!看!看!好漂亮!”车愈前进,色亦愈灿,景亦愈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株全树叶片通红,出类拔萃的参天大树,冠乎群树之中,恰如古代军阵中的红旗主帅,旁边站着各色服饰的将士,簇拥其间,临宁泸公路排成“一字长蛇阵”。
美妙沙湖
作者: 吴东明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宁夏有座神奇的高原湖,百般的美,也千般的妙。这湖人称“沙湖”。 沙湖的美妙,无论是以江南湖泊的秀色作比较,还是以北国大湖的旷美去掂量,都说得上“天然风韵压群芳”。凡是见过游过沙湖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她的美可以把游人的目光点亮,她的妙能够让游人的心灵久久不得回家。 我是走遍天南地北、见过千山万水的人,但游了沙湖之后曾在日记中写下了这种感叹:“在北国,从未见过如此美妙的山水景观,不说是惊天之美,也够得上勾魂之妙……这是上天用五彩神笔为宁夏人勾勒出的一幅绝妙丹青,或者是盘古用巨剪从锦绣江南裁下的一块美妙春色,然后补贴到这遥远的塞上平原。
敦煌,一棵飘摇的野麻花
作者: 陈思侠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策略   语文课堂   教研活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能力的培养   小学   教学常规  
描述: 整整一个冬天,敦煌没有落过一场雪。 我去了阳关遗址和玉门关遗址。大地坚硬得像一块盾牌。干冷的西风,吹过黑戈壁、吹过雅丹,走了形状。像一匹迷路的马驹子,四处乱窜。而大地上的蜥蜴、麻黄草,都蛰伏着,不露一丝痕迹,一丝生命的气息。当黄昏来临时,敦煌这座装扮一新的城市越来越靓,而城市周边的湖水却退去了歌声——胡杨正在枯死,芦苇和杨树早在仲夏就枯黄了。 忽然想到那首凄婉的《月牙泉》。敦煌,谁为你这棵飘摇的野麻花流泪?是那个T型台上晃荡的田震?还是那些鸣沙山脚下牵紧骆驼谋生的农民? 有时候我会想,你在敦煌咬破一粒葡萄,就是在积下一粒沙,一粒来自库姆塔格无情的、没有任何色泽和气味的沙粒,包裹了一年四季的水分啊。 只是在游客从容的脸上,从敦煌地方小贩的眼中,看不到罢了。这座东方的佛国,谁能为你打开五彩的莲花瓣,谁能为你撑起繁茂的菩提树,来护佑你?没有人能够回答。在风中,枯落的野麻花,已经飘得很远很远。 楼兰消失前,该是这般模样? 那个踏响脚铃的楼兰女子,在欢宴的篝火旁,一定看不到大地在黎明的光亮。 责任编辑:黄艳秋
< 1 2 3 4 5 6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