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迷人的"那达慕"
作者: 王波   来源: 西部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昙花   戈壁   女子   新疆   沙漠   爱情故事   生活区   帐篷   抽油烟机   白杨树  
描述: "在这水草丰美鲜花开遍的季节,草原五畜兴旺奶香飘千里,五彩的人群歌舞的海洋,庆贺牧业的丰收,大家一起欢唱.欢乐的那达慕我们家乡的节日,隆重的那达慕我们草原的盛会,广阔美丽的草原是牧人的天堂.赛马摔跤射箭是英勇的较量,沸腾的欢呼姑娘的歌声,赞美我们的英雄,歌唱美好的生活……"
究竟是谁让硅化木还在流泪
作者: 杨建光   李建刚   来源: 西部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昙花   戈壁   女子   新疆   沙漠   爱情故事   生活区   帐篷   抽油烟机   白杨树  
描述: 硅化木,人类不可再得的远古瑰宝  硅化术,实际上就是一种硅化了的古树化石,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准噶尔盆地中的五彩湾至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等县北部荒漠一带.其中尤以奇台县北部的将军庙至北山煤矿、恐龙沟、魔鬼城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最多.……
多浪欢歌唱不尽--阿克苏市"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巡礼
作者: 郭辉   张宪君   来源: 西部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昙花   戈壁   女子   新疆   沙漠   爱情故事   生活区   帐篷   抽油烟机   白杨树  
描述: 阿克苏市又重新热闹了起来.灯火辉煌的露天舞台流光溢彩,悦耳动听的欢歌和活力四射的舞蹈五彩缤纷,健康向上的文艺演出给阿克苏宁静的夜晚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市民们在笑逐颜开的掌声中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到升华.这就是阿克苏市连续两年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的一个剪影.……
砍掉那双"完美的手"
作者: 英涛   来源: 西部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诱惑   宽袖   生活中   法国   巴尔扎克   雕像   雕塑家   罗丹   像是要   文学家  
描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精心雕塑了一座文学家巴尔扎克的像:巴尔扎克目光炯炯,身披宽袖长袍,一双手非常自然地叠合在胸前。罗丹唤来自己的三个学生欣赏他的得意之作。不料,三个学生不约而同地被雕像上这双栩栩如生的手吸引住了,连声赞叹:"好极了,这真是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从学生的表情中感到这双手虽然塑得绝妙,可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太突出了,起了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他找来一把大斧,把那双完美的手砍掉了。几个学生被罗丹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
康巴画派:雪域艺坛的瑰丽奇葩
作者: 康·格桑益希   来源: 西藏旅游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岭·格萨尔王   唐卡画   民间绘画   藏族地区   康巴   雪域   格达活佛   现代美术   噶玛噶举派  
描述: 历经500多个春秋的康巴画派,不仅对藏族地区东部的文化建设和美术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对藏民族整体的美术繁荣昌盛也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还以其继往开来的大手笔钦誉整个雪域高原、藏文化圈和世界艺坛。康巴人用五彩斑斓的色彩在藏族美术发展史、中国美求发展史上描下了浓重的一笔。
族群·行走
作者: 焦虎三   来源: 西藏旅游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鱼通人   嘉绒藏族   白石崇拜   宗教活动   普米族   甘孜州   东巴文化   行走路线   马人   纳西族  
描述: 在藏彝走廊,民族渊源颇为复杂,文化呈多元现象。现今这一地区居处有藏、羌、彝、纳西、普米、白、怒、僳僳、独龙、阿昌、拉枯、景颇、基诺、崩龙以及蒙、回等民族,同时还有尚待进一步识别的民族。多元的文化、民俗现象共存,使走廊的人文旅游之途五彩缤纷,各具神韵。准备好你远行的背包,准备好一颗准备随时承受惊喜与激动的久经考验的心,让我们一同上路,用双脚去打量神奇……
回望那组泥塑
作者: 韩书力   来源: 中国西藏(中文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群雕   艺术风格   审美意识   衣奴生活题材  
描述: 为该馆创作一组反映封建农奴制下的农奴生活并与之抗争为主题的泥塑群雕。这种主题先行的创作模式,在那个年月是习以为常的现
意大利人体雕塑奇妙登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画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   上海世博会   献血者   中国红十字会   庆祝活动   上海地区   雕塑   世界  
描述: 意大利人体雕塑奇妙登场
我精彩的糟糕诗作
作者: 巴德·舒尔伯格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生活中   字体   母亲   好莱坞   影片   相平衡   剧作家   天才   短篇小说  
描述: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的水平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做准备。我用最漂亮的花字体把小诗重誊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放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
纤夫
作者: 沈天鸿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类   水流速   长江   报纸杂志   现实生活   皮肤   直线距离   泥沙   伏尔加河   油画  
描述: 雨声急促的夜晚,我常常产生听到江水上涨时那种低沉雄浑的咆哮声的幻觉,那声音,似乎就在我身后,追随着我的脚步,溢满天地……长江的确就在我的窗外,仅仅隔着千余米的直线距离。它的水是浑黄的。一年四季,它都挟泥沙而俱下,不过大约二十年前每到冬天的相对澄澈,对于它与对于我一样,都已成过去的“永远”了。
< 1 2 3 ... 18 19 20 ... 21 22 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