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自然状态:写在“中国精神”油画邀请展前面
作者: 王克举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材料   有立体感   西方绘画   波洛克   中国功夫   西方现代绘画   中国绘画   人与自然   扛鼎   用拙  
描述: 中国绘画精神与西方绘画精神的不同并不是画法和绘画材料的不同,而是对待人与自然的一种态度和方式的不同。我们常说的"中国功夫",其实是一种技术与身心高度的融合,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修养"。习练太极拳的人常说:"太极十年不出门。"训练时强调用意不用力。不用拙力的那种感觉,是经过十年如一日地修炼培养起来的一种身心一体的能量。中国的书法也是一种功夫,从描红到写正楷,要几十年的工夫。软软的毛笔能"力透纸背""笔能扛鼎",写出的线有质、有势、有力还要有立体感。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这一笔既状物,还体现着画
罗伯特·雷曼的“空白画”
作者: 白江峰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国   波洛克   媒体转载   雷曼   抽象表现主义   沃恩   极简主义   绘画形式   《无题》   纽约苏富比  
描述: 事件概要一幅近乎全白的油画估值1.2亿元?别惊讶,这不是天方夜谭。下个月举槌的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就将出现一幅远看像块白布的"空白画"。这件作品是由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家罗伯持·雷曼创作的油画《无题》,拍卖行对此作的估价高达1500万一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000万一1.2亿元)。昨天,这则新闻经国內媒体转载后引发关注——"一幅空白画值不值1.2亿元"成了业內人士和网友热议的话题。
观东说西
作者: 黄卓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度空间   潘天寿   波洛克   浮世绘   西方美术   艺术风格   吴冠中   禅画   印象派画家   东方艺术  
描述: 近现代西方兴起的一些画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的启发与影响,最典型的当属欧洲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些重要画家在创作中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得灵感,引用浮世绘的二度空间的创作理念,改变了西方传统绘画规则,形成勾勒线条、平涂色彩的新风格。借鉴日本浮世绘的艺术风格,也就间接借鉴了中国的绘画艺术,也就间接受到中国画讲求平面形和线条韵味的影响。中西绘画有很多的一致性,即使风格迥异,两者仍然寻
内聚的结构
作者: 侯海燕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式   日至   泰特   迪肯   波洛克   雕塑作品   早期作品   康定斯基   艺术形式   查德  
描述: 2014年2月20日——4月19日在伦敦Tannery艺术中心的绘画厅举办了雕望家理查德·迪肯策展的《抽象画展》。迪肯为本次展览精选的作品涵盖了过去105年间的30余位画家,但他并非是要进行一次通常
流痕造境:油画流痕技法的认识与运用
作者: 陈子胄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境   波洛克   绘画语言   绘画过程   许江   屋漏痕   流痕   印象主义   创作过程   康定斯基  
描述: 艺术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在艺术观念上持续创新,在技术体系上不断探索的历史。流痕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将错就错保留下来并强化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每一位作者都会碰到的画面偶然效果,也往往在后续的绘画过程中被作为一种失误的痕迹而涂抹掉。2006年,我关注流痕技法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作者曾有意或无意地运用过。研究和运用流痕,我们是不是为技法而技法?如何通过特定的技术呈现风格、表达情感,提炼观念和传递思想,这些是我多年思考和磨炼的课题。
图像时代的绘画之路
作者: 李晓华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画家   波洛克   新表现主义   图像化   里希特   图像模式   图像时代   审美体系   艺术形式   作品形式  
描述: 新的图像时代迎来了绘画的复兴,一批艺术家以更加图像化,个人化的创作更新了绘画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它强调影像对真实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暗含创作者的逻辑安排。传统的艺术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绘画和雕塑两大类。绘画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作品形式,在大多数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艺术思路的变革和对艺术的重新理解,艺术家们带领大众进入新的审美体系中。于是乎,表演艺术蓬勃发展,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纷纷盛行。而照相和录像艺术也在上个世纪末获得了艺术界的普遍认可,成为艺术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