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江汉大学美术学专业《油画》课程教师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教师   课程   江汉大学   专业   美术学   油画  
描述: 江汉大学美术学专业《油画》课程教师作品选
《金瓶梅》中的语气助词“着”
作者: 周建民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层形式   语气助词   用法   普通话   动态助词   句法分布   动词性短语   武汉话   语法意义   动作行为  
描述: 《金瓶梅》中的“着”出现很多,用法也多,有用作动词、用作补语的虚化动词及动态助词的,如: 1.妇人身穿大红五彩通袖罗袍儿,下着金枝线叶沙绿百花裙。(20—525/257) 2.迎春姐叫爹着个人儿接接
马王堆汉墓出土油画漆器研究
作者: 洪石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汉代   湖南长沙   漆器   油画  
描述: 漆器上浅色花纹的绘制须采用油画工艺。汉代油画漆器数量较多,以马王堆汉墓出土者为代表,多为梳妆用具、家具和葬具,纻胎或木胎,图案以云气纹为主,基本在器物外表施加,多为黑地彩绘,色彩丰富,包括红、绿、灰
河南博物院藏东汉盘鼓舞画像砖考略
作者: 潘岷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伎   画像砖   河南博物院   东汉   汉代   汉墓   三角形   出土  
描述: 一河南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东汉盘鼓舞画像砖[1],系早年在新野汉墓中出土。该画像砖为实心,略呈方形,长39、宽40、厚4.7厘米。此画像砖以高浮雕手法,刻画出汉代七盘舞的生动场景。画面左侧一女伎,头梳高
枝江姚家港出土的东汉画像砖
作者: 黄道华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画像砖   后汉书   古墓   汉代画像砖   裹腿   横栏   画像砖石   浮雕   砖室墓   衣长  
描述: 用细泥,中间填塞小块生土。砖背面为平行细绳纹。画面内容共五种,浮雕高1厘米余,其画面内容简述如下: 一、导车二块。砖长39厘米,宽38厘米,厚6厘米。画面中部有横栏。上部为右行四步卒,均戴帻,长衣长袖,着裤,裹腿
介绍一面与佛教有关的汉代铜镜
作者: 翟玉莘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俞伟超   西王母   早期传播   佛教   浅浮雕   东王父   画像镜   地方特色   汉代铜镜   莲花  
描述: 介绍一面与佛教有关的汉代铜镜翟玉莘湖北省荆州博物馆馆藏一面东汉神人画像镜。该镜铜质、呈茶绿色,直径19.9厘米.厚0.6厘米,镜面微鼓,背面中央为半球形钮,连珠钮座,主体纹饰为浅浮雕环绕式神人画像带,以四乳间隔分为上、下、左、右对称的四区,乳钉周围饰...
云梦罩子墩宋墓发掘简报
作者: 张泽栋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元宝   随葬器物   发掘简报   宋墓   东汉墓   西高东低   弧形壁   浮雕   瓷器  
描述: 罩子墩位于云梦城关东郊约一华里的一条西高东低的岗地上。一九八三年,我馆配合城关砖瓦厂取土工程,在罩子墩编号为M_1东汉墓的西侧又发掘了二座宋墓,编号为M_2、M_3。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东汉诗经铭文镜
作者: 徐鉴梅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铭文   诗经   文物   武汉市  
描述: 武汉市文物商店于一九七○年拣选到一面铜镜,直径14.8,边厚0.4厘米.镜面微凸,镜背有扁圆纽,圆纽座,纹饰为浮雕神兽,分五段上下重叠排列,外有双线弦纹、铭文、勾连云纹各一圈.纹饰清晰精美,工艺精湛.铭文为隶书,字迹精细规正,堪称精品,可惜边沿锈蚀,少数铭文剥落(见图).罗...
湖北汉画像石初探
作者: 贺中香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社会   浅浮雕   文化因素   石刻艺术   艺术风格   艺术价值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青铜文化   我国古代  
描述: 画像石,继承我国商周青铜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又吸收当时的外来文化因素,巧妙地将图案画为特点的浅浮雕和线刻技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我国独特风格的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
湖北汉画像石初析
作者: 贺中香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浮雕   文化因素   艺术风格   艺术价值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青铜文化   我国古代  
描述: 画像石,继承我国商周青铜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又吸收当时的外来文化因素,巧妙地将图案画为特点的浅浮雕和线刻技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我国独特风格的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画像石,是用形象来纪录的历史,它丰富地保存着古代社会的生活画面....
< 1 2 3 ... 230 231 232 ... 245 246 24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