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比】搜索到相关结果 479 条
-
形态与人文——陶瓷雕刻装饰与中国画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曹爱勤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陶瓷雕刻
中国画
-
描述:
文通过对陶瓷雕刻装饰工艺技法、形式法则、观念精神等诸多因子的综合分析,对照中国画的相应特质展开比较分析,探究二者在形态及人文维度上的关联性。
-
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对比研究
-
作者:
刘欣
徐邵阳
刘苏玲
翟子秋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中英广告
对比研究
-
描述: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认知系统。现代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多模态隐喻在广告中被广泛使用,同时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受文化、神话、流行等因素影响。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分析中英广告
-
宋代陶瓷和夏商周青铜器的对比浅析
-
作者:
刘泽亚
来源:
西部皮革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仿古
宋代陶瓷
夏商西周青铜器
-
描述:
青铜器和陶瓷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和工艺美术的两个代表,在历史的长河里的不同阶段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以青铜器和宋代陶瓷器为主要对象,对两者进行对比浅析,以宋代陶瓷器对青铜器的仿古之风为主线,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学习古人对前人的学习经验,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好的做到古为今用。
-
汪雨轩陶瓷作品赏析
-
作者:
汪雨轩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仿古
宋代陶瓷
夏商西周青铜器
-
描述:
汪雨轩陶瓷作品赏析
-
情感化设计在日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
作者:
刘瑶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仿古
宋代陶瓷
夏商西周青铜器
-
描述:
目前,我国的日用陶瓷产品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现代设计感不足,形式不够丰富。反映在日用陶瓷装饰设计方面为:画面保守,多以传统图案为主。纵观市场上的日用陶瓷装饰,风格接近,没有太大变化,其中传统国画装饰画面占据绝大多数。而在色彩搭配方面,则表现为用色相对单一,较之艺术瓷的装饰效果有很大差距。市面上,多数日用陶瓷装饰效果较难满足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伴随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再
-
论比较文学发展中的翻译转向
-
作者:
王伦
孙静艺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
文化转向
跨文化交流
文学翻译
法国文学
文学发展
文化研究
比较诗学
-
描述:
一、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世界上的人们互相接触多了,就会自然产生互相了解、互相认识和互相学习的愿望,如果没有互相了解和认识的兴趣就谈不上比较文学,美国著名比较文学家厄尔·迈那教授(Earl
-
螺旋飞轮运动转换系统的机电比拟设计理论研究
-
作者:
罗俊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螺旋飞轮运动转换系统
机电比拟设计
理论研究
-
描述:
为深入应用螺旋飞轮、降低螺旋飞轮运动转化的集成复杂性,在分析研究螺旋飞轮动力学的基础上,封装其动力学特性。同时,在传统力一电流机电比拟基础上,创新无并联接地约束电容元件,以此来比拟螺旋飞轮,不仅可
-
浅议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
作者:
刘岩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关系
联系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
描述: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从建筑开始。长期以来,建筑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就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从20年代前后开始,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股势力,掀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新建筑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人们追求功能性以及极简主义风格,追求设计的高度民主化和设计的社会工程性,事实上现代主义者在造型元素和表现上是致力于一种非个人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批量生产的,代表工业社会特征的新设计。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单纯追求理性而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产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感到厌倦,越来越受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但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形式内容的批判,并不是对其思想的挑战。
-
审计人员要善于用笔说话
-
作者:
陈建平
来源:
审计与理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计人员
审计案例
审计成果
上级审计机关
审计调查
比用
审计整改
审计报告
审计建议
项目审计
-
描述:
认为:审计人员用笔说话与用嘴说话一样重要,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有时候用笔说话比用嘴说话显得更重要。时下,不少审计人员审功很好,能依法依规审计出不少问题,甚至隐藏很深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也能审计出来。还有的审计人员说功也很好,也能说出审计的一二
-
花鸟不语写胜景:陶瓷花鸟画的艺术魅力
-
作者:
徐广青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花鸟画
精神立场
赋比兴
-
描述:
陈师曾说:"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花鸟画作为文人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遗余力地实践着"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的高度统一。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陶瓷花鸟画创作,它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描绘花鸟而描绘花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际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寓意性的表现。花鸟定格在陶瓷时,"问花不语,花替人愁"、"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自然的写照,也在无声地吟唱作者的心声。所以说花鸟瓷画主张,通过描绘自然生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追求,通过欣赏活动而寄托人们的兴趣、情操和精神共鸣。
<
1
2
3
...
9
10
11
...
46
47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