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桐树】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桐阴品鉴消永昼:读明代佚名《竹林论画图》
-
作者:
程光弟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者视线
竹林
美术学院
中国人物画
品鉴
明代
画面
画图
梧桐树
造型特色
-
描述:
宽畅的庭院散发着梧桐的清香,缕缕微风送来翠竹的温凉。若不是看见榻前案旁的团扇,还浑然不觉已是盛夏永昼的节令。这是《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术学院珍藏》中明代佚名《竹林论画图》给读者展示的第一意境。 西安美术学院珍藏明代佚名《竹林论画图》,是一幅工笔人物画。绢本设色,纵141.2厘米,横92厘米。作品设色淡雅,用笔精到,构图讲究,意境高远。右上角钤印:“宣和”,右下角钤印:“平英阁收藏印”、“吟风弄月”、“读古人书”,左下钤印:“徐况临”。 画外题款者书名“端方”。端方,清末大臣,曾出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并代理陕西巡抚,也是金石学家。画外题记:“宋方椿年《竹林论画图》”。方椿年,钱塘人。宋绍定年(1228-1233年)待诏,景定时(1260-1264年)升祗候。工着色山水、人物道释及神仙故事。此帧《竹林论画图》,老者五人,皆是高隐之辈,相约而至,讨论画理。一童高张画幅,三老聚首注目而观,精神饱满。一老延客,亦复态度宛然。左右彝鼎杂陈,院角花木葱茏。章法布景之间,均属极意经营。用笔尤粗细并行,丝丝入扣,是为画中佼佼者也。 中国人物画始于春秋,作为中国传统画科之一,其历史最为久远。
-
许多许多年前的老情书
-
作者:
胡兰成
来源:
喜剧世界(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梯管理
电话铃
张爱玲
厚重感
天空
地址
模样
过水面
梧桐树
楼梯
-
描述:
爱玲:我坐在忘川里的湖边,看微风拂过,湖面浮着枯黄的柳叶,柳枝垂落水面,等待着风给予的飘落,那是种凋零的美。风的苍凉里,我听到了那款款袭来的秋的脚步正透过水面五彩的色调,荡漾而来。湖水的深色给人油画的厚重感,那天边的夕阳,是你爱看的。不知道你经常仰望天空的那个窗台,如今是何模样,如今是谁
-
一座小城与一位大师
-
作者:
董利荣
来源:
楼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画
富春江
小城
富春山居
大师
桐树
成就
桐庐
传说
区域
-
描述:
造化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画师,她用神来之笔在地球北面位于东经119°10′—119°58′和北纬29°35′—30°05′的区域潇洒地画了一条竖线和一条横线,便成就了两条秀美无比的江流——富春江和分水江,她又在两江交汇之处点了一点,又成就了一座玲珑的小山。后来,山上来了一位仙人,他在桐树下结庐而居,采药治病,此地便因这个优美传说而得名——桐庐。
-
宵行纪
-
作者:
代雨映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秉烛游
刺梨
香气
古诗十九首
新鲜蔬菜
作品
梧桐树
行纪
雕塑
-
描述: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长苦夜短,何不秉烛游。——摘自《古诗十九首》1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从花鸟市场买回一只蝈蝈,养在一只小笼里,每日用新鲜蔬菜叶和花生喂它,只为在夜里能够听见它的鸣叫, 重温儿时乡下夜晚岑
-
新派水煮鱼
-
作者:
茶靡
陈华琛
来源:
中外食品工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包
组成
鸭肝
水煮鱼
梧桐树
-
描述:
曾几何时,一道“新派水煮鱼”引得京城大小餐厅竞相效仿,一组盐水鸭肝卷面包吃出了别样风情,四棵梧桐树组成了一个神秘的玻璃空间,水幕玲珑,溪水潺潺,春阳洒下温暖,夏雨勾起思绪,秋叶落下缤纷,冬雪映下回忆,而这些都组成了同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