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青花艺术 第三章 官窑与民窑
作者: 邱含   陈敏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青花瓷器   清代   御窑厂   艺术效果   民间青花   明清时代   明代   民窑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明清时代是青花瓷的昌盛期,这一时期青花瓷分成官窑和民窑两条线发展,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官窑是指专门为朝廷王公大臣烧制御用器的窑厂。从明代设立御器厂至清代御窑厂的设立,直
偶然的触动与跳跃 油画创作感悟
作者: 刘光炜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跳跃   美学风格   画面效果   古典油画   美学标准   美学趣味   感悟   油画创作  
描述: 从西方传承过来的古典油画美学标准是优雅而完美圆润的,从中国古代继承而来的文人画的美学标准是尚意、尚趣、追求逸格,二者的差别显而易见,但二者对于画面效果的完整性和功能性的追求却很有相通之处。曾几何时,当我在调色板上挤满颜料而面对雪白的
我的油画创作中的波普意象
作者: 刘晓姝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跳跃   美学风格   画面效果   古典油画   美学标准   美学趣味   感悟   油画创作  
描述: 我的系列油画作品<随你挑>是延续了波普的艺术风格,表现发达的商业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当今的社会是商业广告的社会,丰富多彩的广告占据着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地位.广告已经是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现象,无论是街边的广告牌,还是商店里各式各样的广告招贴,广告以一种潜入式的方式生存在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个角落.
融合·方向下的多元视角
作者: 潇林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陶瓷雕塑   全球化   雕塑家   丰硕成果   中国当代美术   融合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艺术批评  
描述:丰硕成果,孜孜探索着雕塑发展的壮丽明天。9月7日下午,是大会专题沙龙之三的第十四届中国雕塑论坛。论坛在东北师大举行,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尚熹和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殷小烽共同主持。与会专家们从雕塑艺术的各层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消费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
作者: 景育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现象   文化成果   主流文化   当代文化   消费时代   平民化   后现代文化   当代艺术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描述: 文化也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另一方面也因为行走在触发政策法规的边缘而引起广泛争议。文化艺术中的山寨现象越来越被人关注,那种复制、挪用别人的文化成果偷梁换柱式地成为自我品牌,是对文化成果
“山寨”之害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制品   文化成果   手机   名牌   流行   平民化   先进文化   文化艺术   邓小平   雕塑艺术  
描述: 文化也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另一方面也因为行走在触发政策法规的边缘而引起广泛争议。文化艺术中的山寨现象越来越被人关注,那种复制、挪用别人的文化成果偷梁换柱式地成为自我品牌,是对文化成果
喧嚣的大多数或嘻皮消费主义
作者: 大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现象   文化成果   手机   词汇表   流行   平民化   消费主义   文化艺术   当代   义和团  
描述: 文化也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另一方面也因为行走在触发政策法规的边缘而引起广泛争议。文化艺术中的山寨现象越来越被人关注,那种复制、挪用别人的文化成果偷梁换柱式地成为自我品牌,是对文化成果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学   黄兴   苹果   不锈钢管   导师   金属焊接   褶皱   玻璃钢   着色  
描述: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字达的文化产业之路,文化为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学   黄兴   苹果   不锈钢管   导师   金属焊接   褶皱   玻璃钢   着色  
描述: 字达的文化产业之路,文化为本
木之升华:写在《木雕专刊》创刊之际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学   黄兴   苹果   不锈钢管   导师   金属焊接   褶皱   玻璃钢   着色  
描述: 术与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亘久的远古.它对人之意义涉及农、食、住、行,以及人类文明的每一步流变.但真正成就其辉煌的,乃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木"之生命体验与艺术家思想的碰撞.换句话说,艺术家赋予了木材生命,术材又与艺术家的思想交融在一起,这才是木雕艺术真正的学术旨归所在.
< 1 2 3 ... 8 9 10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