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2014.05.16-2014.08.31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深圳馆(广东·深圳) 此次双年展聚焦于这样一个时刻,即当观众的参与无法成为艺术作品质量的保证时:参与本身不再是目标,它既不充分也非必要。因此,“后参与”这一概念所要讨论的,与其说是参与性实践的消失,倒不如说是其早已被广泛认可并成为当代艺术常用手段之一的这一事实。
明青花瓷器纹饰与社会生活的变异
作者: 刘颖睿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饰   晚明   青花  
描述: 青花瓷是我国悠久瓷器艺术发展中一颗璀璨明珠,而明代则是这一艺术种类发展历程中的繁盛时期。本文欲依明代社会发展为背景,对青花瓷纹饰风格的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及其背后动因进行论析,尤以晚明时期为重点,阐明这一时期内青花瓷纹饰风格及变迁历程受当时社会变迁、大众审美和工艺水平的影响。
八股取士与晚明山人
作者: 周榆华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作用   八股取士   晚明山人  
描述:山人不是一般的山野之人,也不是居于林壑的隐逸之士,而是一大批以文墨糊口四方的读书人。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以文墨糊口,首先是因为当时生员基数很大,出现富余,在仕途上找不到出路的他们只得借此谋生;其次是
明清时期湖南文化发展及其原因
作者: 吴正东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发展   原因   明清   湖南  
描述: 明清时期,湖南文化发展有较大进步,反映在当时书院和学校的普及,以及在这一时期湖南文学之兴盛。学校和书院的普及,奠定了湖南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地方政府的重视,为学习和教育提供资助;外来移民的涌入,为明清湖南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明清时期湖南经济的发展则为文化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坚强的后盾。
浅谈明清时期瓷雕艺术发展对外销瓷的影响
作者: 张颖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   明清瓷雕   外销瓷  
描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瓷器的国家。在古代,瓷器是中国对外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两三百年前,西方席卷着一股“中国风”。人们穿柔软的中国丝绸,喝醇香的中国茶,用精美的中国瓷器。从明末清初的瓷雕发展和出口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和题材两个方面阐述明清时期瓷雕艺术对外销瓷的影响。
读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谈文人与政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南方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挽歌   陶渊明   陈翔鹤   文人  
描述: 文学常通过个体的一个特殊事例,像"陶渊明",聚焦他个人的特殊性,却历来表现了人类对"归园田居"的普遍向往。中国文人与政,自古以来就矛盾纠结。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及倡导"归园田居"向来被标志心智
“宣德青花”说古道今
作者: 焦瑞明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考古   重要课题   官窑   青花瓷器   景德镇   标志性   氧化钴   自然科学   明代   成就  
描述: 青花瓷器是中国影响世界的标志性元素之一,也是科技考古介入较多且卓有成就的领域之一,而宣德青花瓷器更是文博界里讨论最多和争议频发的重要课题。实际上,无论是古人还是我们,在认识自然科学的能力上,都存在着相对客观的局限性,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科学考古的发掘和持续提升,我们一定能找到进入自由世界的那扇大门。
明代仿古瓷高手周丹泉
作者: 张文献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中期   仿古瓷   万历年间   景德镇   吴中   张氏   袁宏道   苏州人   工艺   奢侈之风  
描述: 明代中期之后的苏州,繁华和奢侈之风领导着全国,甚至远渡重洋传播海外。连身居苏州城北获溪的一位叫王锜的乡下老先生,几年里难得进城一次,看到苏州城中忙碌的景象,也不由地发出无限感慨:"吴中素号繁华,自张
谈谈南北山水对于陶瓷山水的影响
作者: 丁玥   吴雨宸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后期   创作倾向   披麻皴   南北宗   邓以蛰   夏敬   南宗   斧劈皴   俞剑华   莫是龙  
描述: 16世纪的明代后期,由松江画派的代表人物董其昌、莫是龙、陈继儒共同提出了山水画南北分宗的学说,是对唐以来山水画风格与派别及其历史沿革问题的一个十分大胆的理论构想。其间包含了对山水画两种创作倾向及传承
一方乡土的记忆:楠溪江古村落行
作者: 东平   来源: 保健医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记忆   建筑史   原水  
描述: 、清秀、脱俗,那乡土的古屋、古塔、古桥、古亭、古牌楼,古街肆,无声地传递着来自瓯越先民的文化积淀和深厚古韵。我走进芙蓉村,这个建于唐代末年,被元兵焚毁,又于元顺帝时(公元1341年)重建,明末清初形成规模的古村落,500户人家,3000多人口。村
< 1 2 3 ... 6 7 8 ... 59 60 6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