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安迪·戈茨的完美肖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胶片   照相机   拍照   肖像   照明   好莱坞   安迪   快门速度   闪光灯   照片  
描述: 。接着我们进入了屋内。我被带到用来拍照的房间,当我忙于布置的时候,乔治消失在他的卧室中,然后戴着一顶海盗帽重新现身,那是他前一天晚宴时戴过的帽子。照相机:玛米亚RB67镜头:180mm胶片:柯达Tri-X 400光圈:f/11快门速度:1/60秒照明:爱玲珑闪光灯反射闪光
葵原、葵园与葵源
作者: 许江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生命   灵魂   人世   九歌   陶渊明   自然山川   屈原   文字   油画  
描述: 关于葵园,我写过一些文字,多在画架旁写成,心怀怅惆,抚近而追远,颇显沉重。友人或问:在你的文字中,葵园、葵原与葵源都在使用,其中可有区别?此三"Yuan"同音,都与自然山川有关,又与人世间的况味有关,但使用之时,用心揣摩,便觉判然有别。先说"原"。原,指山川宽广平坦
王尊玉贵带精美(下) 江西出土明代藩王玉带板
作者: 王宁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藩王   云纹   龙纹   长方形   江西省   明代   高浮雕   工艺   出土   玉带板  
描述: 勾云纹青玉带板(图13-1),1952年江西省新建县山口村墓出土。尾:长6、宽1.7厘米;桃形:长2.4、宽1.7厘米;长方形:长5.6、宽1.7厘米。厚均0.4厘米。重82克。现存一组10块。青白色,有水沁。正面浮雕勾云与乳丁纹。尾(图13-2)与长方形各有四组勾云纹,纹
笔筒上的科举文化
作者: 冯健郁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状元   清朝   封建统治者   选拔人才   科举考试   有效途径   明清时期   科举文化   粉彩  
描述: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废除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1300年,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然而,对于那时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却是取得功名和高官厚禄的有效途径。科举时代,读书人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
浅绛彩瓷与纸绢绘画
作者: 棠樾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廷绘画   山水画   彩瓷   人物画   明代   文人士大夫   瓷画   发展变化   成就   文人画  
描述: ,随着元代水墨画成就出现了元青花,随着明代成化朝宫廷绘画成就出现了成化斗彩,随着明清版画成就出现了康熙古彩,随着恽南田没骨花卉画成就出现了雍正粉彩,随着文人山水画的风行出现了晚清浅绛彩。这个动态发展
石湾窑瓷塑罗汉像赏
作者: 乔红伟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石   艺术   石湾窑   广东   古戏场   陶塑   现实主义传统   蓝釉   明清两代   罗汉  
描述: 石湾窑是广东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天佛山石湾,创烧于宋代,极盛于明清两代。石湾窑的陶塑艺术上承汉代陶塑善于表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写意和工笔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玲珑剔透、布局从容的技巧和古戏场面的奇趣多彩等特色
残瓷也很美:共赏青花瓷
作者: 张潘豪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青花瓷   透明釉   瓷胎   明代   釉下彩   着色   画风   瓷器   一次烧成  
描述: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度左右的温度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钴料在釉下呈现出蓝色,习惯上被称为"青花"。我们荥经县前年在河边修建公园,挖出了大量青花瓷残片,放学时,我收集了不少精美的残瓷
青韵绵长:朝鲜、日本、越南青花瓷赏读
作者: 紫玉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中国文化   李朝   中国陶瓷   收藏   朝鲜半岛   明代   日本   越南   美术馆  
描述: 素肌玉骨、沉静典雅的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博得了中外人民的共同喜爱。中国的青花瓷器经过元代的发展,至明代进入全盛时期,它的制造技术也随着青花瓷的外销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东方国家以及伊朗等地,最后传到欧洲
明代民窑青花瓷断代的理论思考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纪年   款识   分期断代   断代标准   明代洪武   纹饰   类型学   明清时期   民窑  
描述: 正确的,但对于具体器物的断代则需要更明确、更细化的标准。 明清时期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特别是对于明代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目前处于混乱状态。相同或相似的器物,有时在不同的著作中所断年代早晚差异较大,甚至在同一
五个青花菱花口折沿盘的断代问题
作者: 兰亭   赵聪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主编   中国陶瓷   明初   永乐   故宫博物院   纹饰   古陶瓷   折枝   断代  
描述: 的《中国元明青花瓷器图鉴》(第56、57页),图5出自朱裕平的《古瓷鉴定入门》(第41页)。从大小看,图1的口径是38.3厘米,图3的口径是38.2厘米,图4的口径是38.5厘米(其余两个原著未标明大小),它们大概都是38.3厘米左右的大盘;从器型看,它们都是十二瓣菱花口的折沿盘;从纹饰看,内壁折沿上都
< 1 2 3 ... 6 7 8 ... 58 59 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