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喜爱巴洛克的理由
作者: 俞子正   来源: 歌唱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进程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风格   印记   绘画   浮华   雕塑   时代风格  
描述: 喜爱巴洛克音乐,并不是怀旧复古,也不是受浮华的时代风格影响。我们这个时代很多是浮华的,物质繁华和越来越膨胀的欲望诱发的显摆。欧洲当年的巴洛克风格也是显摆,但从建筑到音乐、绘画、雕塑、文学,留给了世界一段辉煌灿烂的具有鲜明印记的文明进程,而我们如今土豪式的极尽奢华会给我们留下什
光与影的描绘——印象主义油画
作者: 岩海心   来源: 格调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创   分钟   新世纪   昆明   世界园艺博览会   人生   幸福   雕塑  
描述: 光与影的描绘——印象主义油画
纯真质朴的回归——印象主义油画(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格调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创   分钟   新世纪   昆明   世界园艺博览会   人生   幸福   雕塑  
描述: 纯真质朴的回归——印象主义油画(二)
雕塑之家
作者: S-Flower   Emily   来源: 格调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创   分钟   新世纪   昆明   世界园艺博览会   人生   幸福   雕塑  
描述: 雕塑之家
田世信:由手映心,雕塑之路
作者: 王宗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头   古代文明   历史环境   策展人   原有意义   学术主持   巴特农神殿   吴洪   英国艺术   今日美术馆  
描述: 田世信,一生至今都致力和委身雕塑艺术,虽然作品众多、弟子无数,但其生命的真谛,最终只用来关注一件事,只有雕塑本身、别无他求。他不仅敢于“违背传统”,对已有的雕塑行为秩序规则大打出手,对自己亦不手软——艺术家在任何时期和生涯阶段,从不害怕突然打破已有创作脉络和风格,大胆投身新思路或材料的实验。对雕塑的热忱与热爱,充满在他职业生涯的每个段
林明哲:我所认识的田世信
作者: 王宗亮   高剑平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艺术品   雕塑展   林明   作品   东方艺术   美术馆  
描述: 东方艺术·大家:您最早什么时候发现或开始关注田世信的作品?林明哲:1988年进入大陆开始大量收藏中国艺术品后,于1991年在美术馆看到田世信的雕塑展被田世信震撼心灵的雕塑深深感动,遂开始关注田先生
明星艺术家蔡志松
作者: 严虹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2001年   艺术家   法国巴黎   中国   雕塑家   明星  
描述: 的第一项国际大奖。这些年,他以艺术的名义追寻生命的意义,如今,进入不惑之年的他说:“我对于生命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艺术的热爱。曾几何时,在我心中艺术高于一切,多少年过去了,如今看来那只是一种年少时的无知。”他是偶像魅力与艺术实力并存的明星艺术家蔡志松。
田世信雕塑艺术研究
作者: 易英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田世信的艺术已经与贵州的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着他的雕塑,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那种来自大山深处的生命力。而面对着田世信本人的时候,他的面容,他的谈吐,以至他的生活环境,都会使人觉得它本身就是贵州文化的产儿。实际上,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的艺术不是对生活经历和风土人情的简单记录,而是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那种文化,再从那种文化中把自己的生命翻铸出来。
雕塑生命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今天,当我们再次说起田世信,说起这位中国现代雕塑诞生的先导之一、被誉为中国雕塑界承上启下之人物……时间和年纪,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话题。 迄今为止,田世信从未以一个“长者”自居,更未以“功绩”自封,直到今天,田世信仍在大刀阔斧地改变自己的创作面貌,寻索新的语言、材料或是有更多可能性的着眼点,而唯一未变的,恐怕就是他对雕塑的执迷,对职业的尊重,对艺术追求的纯粹与不懈。
成于三——读田世信的雕塑作品
作者: 彭峰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性   文人艺术   艺术家   传统观念   反思   创作   汲取营养   作品   艺术空间  
描述: 对于田世信的雕塑和行事风格,我早有耳闻。遗憾在中央美院代课十余年,没碰到机会当面请教。我第一次认真研究田世信的作品,居然是源于一场风波。2008年秋冬之交,北大光華管理学院新楼前安放的两尊雕像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对作为城市景观的雕塑向来不感兴趣,自然也就没怎么在意。后来争议越来越大,说老子有多么难看,蒙古人有多么雷人,这才引起我的兴趣。
< 1 2 3 ... 5 6 7 ... 42 43 4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