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343 条
-
明清陈炉陶瓷绘画艺术
-
作者:
侯海军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彩瓷
陶瓷品
磁州窑
装饰区域
陶瓷绘画
绘画题材
绘画艺术
明代
化妆土
-
描述:
从考古调查中得知,陈炉陶瓷创烧于金代末期,历经元、明、清、民国并一直延续至今。在金元时期,其装饰手法以印花为主,刻花、划花、贴花、捏塑等装饰手法也有运用。在明代受到当时另一北方窑口——磁州窑的影响,绘画装饰手法异军突起,占据了陈炉陶瓷的装饰主流。
-
晚明青花“状元碗”
-
作者:
莫剑平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壁
科举
状元
皇帝
明代
殿试
百姓
文字
人生
青花
-
描述:
外有明显跳刀痕,底足内见大小不一的缩釉点。碗内青花双圈,各有一青花贵字。两碗外壁以恣肆洒脱的行草书青花金榜题名和状元及第。青花青中带灰,有浓淡,无晕散,两只碗均完整无损。这对碗,我称之为状元碗。
-
青花三国演义
-
作者:
王德安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清代
三国演义
吕布
刘备
赤壁之战
诸葛亮
人物故事
曹操
明代
-
描述:
话本和戏曲的基础上,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加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识和感悟写成的。从元代到清代陶瓷制品上多有表现三国题材的绘画,特别是青花瓷。笔者仅就收集到的标本,解读元明清三朝青花瓷画上的三国演义故事。
-
浅析河南唐青花与蓝彩器的造型与装饰
-
作者:
王蔚波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黄冶窑
白釉
透明釉
烧成温度
文物考古
唐代
造型
装饰手法
出土
-
描述:
唐青花,是唐代白釉蓝彩瓷器的简称。其具有三个区别于陶器的主要特点:一是胎为瓷土(高岭土),而陶胎多系一般粘土;二是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陶器则多在900℃左右;三是胎质细密不渗水,陶器却胎质疏松且渗水。蓝彩器则是唐代的低温釉陶,类似唐三彩,或就是其中的一种,学术界一般认为这类器物是唐青花的前身,即初创阶段的唐青花,称之为白釉蓝彩器。总之,二者有着一定的关联,既有不同,也有一些相同之处。在此,我们仅就河南发现出土的唐青花与蓝彩器精品
-
解析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的松纹
-
作者:
董亮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树皮
元青花
松叶
画法
磁州窑
人物故事
人物图
版画
明暗关系
松树
-
描述:
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分析得很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图1为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元青花萧何追韩信图梅瓶;图2为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品、拍卖价格高达2.3亿元人民币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大罐;图3是日本出光
-
边缘切割:谢菲尔德Sheaf广场的全新设计
-
作者:
暂无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切割
菲
色彩效果
照明设计
LED光源
椭圆形
背光照明
-
描述:
椭圆形,覆盖以极富装饰感的玻璃。通过防水光源进行背光照明创造出两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效果。广场上的雕塑和其他设施的照明设计均由Sutton Vane工作室和设计团队中其他成员合作完成。
-
冰上扬帆:新IAC总部照明设计
-
作者:
Joachird
Ritter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
建筑师
大厦
帆
照明设计
IAC
弗兰克
曼哈顿
-
描述:
(Frank O.Gehry)的精诚合作下,这座耗资1亿美元的雕塑般的玻璃塔在蒸蒸日上的曼哈顿西切尔西(West Chelsea)区诞生了。
-
红山文化“玉巫人”的发现与“萨满式文明”的有关问题
-
作者:
郭大顺
来源:
文物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雕人像
墓葬
牛河梁
红山文化
文化遗址
文明
出土玉器
夏家店下层文化
萨满教
有关问题
-
描述:
够明确。然而,在牛河梁和东山嘴等红山文化遗址中,已发现有众多陶塑或泥塑的人物形象,且有大、中、小各种规模,采用高浮雕和圆
-
明代永宣青花瓷器与西域文化
-
作者:
陈联众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文化交流
西域文化
明代
-
描述: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珍品,其中有一部分带有明显西域风格的作品流世。本文从其原料、造型及纹饰图案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永宣青花瓷器对西域文化的吸收和融会,认为这些作品体现出明代对西域文化的包容吸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我国与西域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情况。
-
北京西客站南广场墓葬出土的明代玉带
-
作者:
张智勇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带
明代墓葬
西客站南广场
北京
-
描述:
2007年10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京市西客站南广场地下车库及商业工程建设区域进行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明清时期的墓葬,其中两座明代墓葬(M15、M16)中出土了3套玉带,均采用减地透雕或浅浮雕的技法,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对这3套玉带做了简要介绍。
<
1
2
3
...
5
6
7
...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