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563 条
-
浅析明清书灯——以明宣德青花海藻纹书灯为例
-
作者:
刘宝顺
张军雯
姜跃超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灯
宁静明快
明清
雅致
-
描述:
中国的古代灯具历史悠久,由于明清科举制度盛行,出现了专门供学子读书用的书灯,书灯陪伴了无数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历史上对明清书灯没有具体的分类,文章对明清书灯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详细介绍了其中的明宣德青花海藻纹书灯,总结得出书灯在造型、功能和文化等方面为学子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
-
名著经典中的青海方言
-
作者:
王祥奎
来源:
中国土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淮流域
张成材
本地方言
《喻世明言》
北方方言
珠玑巷
文化事实
五彩斑斓
地方方言
青海方言
-
描述:
在各地的方言中,我们不仅能窥见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事实的地域文化印记,而且会发现一种方言系统将某些不属于其地域特点的词汇融合进来,成为与自己方言融为一体的组成部分。青海方言,在汉语方面属于北方方言,在某些程度上与江淮流域的吴语方言有些相同或相似。这与青海汉族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由于人口迁移、商贸联系、各民族长期相处及地区间的交往等诸多因素,使青海方言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形成了它的独特风格。追其原因,一方面是人类的迁徙活动让其地方方言在青海这片土地落地生根;另一原因是由于青海相对封闭,所以形成的语言固有形态很少被破坏,在俚俗方言中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
解读与讨论古代龙泉青瓷香具制作工艺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文化轨迹
-
作者:
雷国强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泉青瓷
联合国教科文
明初
青瓷香炉
哥窑
物质文化遗产
晚唐五代
博物馆藏
古代陶瓷
鬲式炉
-
描述:
生产重镇,明初与景德镇共同承担官窑生产任务,明中晚期至清回归地方民窑序列主要生产日常民用产品以供本地百姓生活之需。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
-
御瓷珍赏 耀州窑博物馆藏明清官窑瓷
-
作者:
付春玲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官窑瓷器
故宫博物院
20世纪70年代
馆藏
景德镇瓷器
明清
耀州窑
-
描述:
釉等。明正德黄釉盘(图1)口径17.4厘米。撇口,浅弧腹,大圈足,造型规整大方。内外均施黄色釉,足底施白釉,釉面光洁温润,尊贵典雅。胎质细腻。外底青花双圈内双行“大
-
开馆50周年纪念 东洋·日本陶瓷的至宝——丰富华丽之美
-
作者:
暂无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谷
周年纪念
出光美术馆
明清时代
-
描述:
2016年7月30日(六)—9月25日(日)出光美术馆从为数众多的陶瓷藏品中选择中国、朝鲜、日本的名品进行展出,包括明清时代景德镇官窑的代表器物、井户茶碗和古唐津等茶道具、给日本陶瓷史带来巨大影响的古九谷和柿右卫门的陶瓷彩画、以及仁清·乾山的京烧作品。通过这些开馆以来就
-
从元青花到《广州港全景图》,海上丝路的一抹幽蓝
-
作者:
雨田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莲瓣纹
广东省博物馆
中原文明
景德镇窑
全景图
南海之滨
中西交融
广州港
人物纹
-
描述:
地处南海之滨的岭南,自古商贸繁盛,这里是海上丝路的重要窗口,中原文明与海洋之风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植根于中西交融、开拓创新的岭南文化,广东省博物馆向来深耕着自己的特色收藏,见证海上丝路千年辉煌
-
全国关工委办公室工作座谈会在景德镇召开等7则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火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光装饰
伊斯兰文明
起源
克拉克瓷
-
描述:
全国关工委办公室工作座谈会在景德镇召开等7则
-
景德镇 瑶里读山 品水 看窑 问茶
-
作者:
林葆
蔡涛
来源:
旅游画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光装饰
伊斯兰文明
起源
克拉克瓷
-
描述:
景德镇 瑶里读山 品水 看窑 问茶
-
关于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索
-
作者:
张敬松
周伟中
袁运爱
来源:
中国林业产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
描述:
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建设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问题越加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为了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建设,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提高了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生态文明建设现在
-
吕南风情
-
作者:
黄辉
来源: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浪淘沙
风情
明月
釉下彩
锋利
花纹图案
-
描述:
昌江 江面袅袅升起缕缕水雾,一缕缕,一片片,蔓延开来,远山近峰渐次隐去。明月已西沉,月光渐朦胧。大浪淘沙年复年,瓷片磨去了棱角和锋利。但还残存着瓷釉。釉下彩青花的花纹图案及年号,仍依稀可辨认前朝。
<
1
2
3
...
51
52
53
...
55
56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