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无】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0 条
-
无光白斑釉的复现及白斑形成机理的探讨
-
作者:
徐端
裴万柱
刘志斌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晶体
玻璃相
隧道窑
透明釉
烧成温度
化学组成
无光釉
釉面
液相分离
-
描述:
江苏省高淳陶瓷厂于隧道窑内试制炻器无光釉时,偶尔烧出一批具有白斑纹样的釉面。其中部分产品的整个釉面,不仅白斑的数量和分布都很均匀,而且白斑的尺寸相近(约在2~5毫米之间),形貌亦较规整,皆近圆形,或孤立分布,或数个至十数个聚集。每个白斑都有一白度较高的中心;基釉呈乳灰或浅橙黄色,平滑而且有细绒状流动
-
烧成对釉面质量的影响
-
作者:
罗正顺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验方法
临界温度
不同温度
釉面针孔
小气泡
无针孔
不同时间
重油
釉面质量
温度控制
-
描述:
目前多数瓷厂采用长石质釉,这种釉面无针孔的极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为提高釉面质量,大家都迫切想找到克服釉面针孔的有效办法。为克服釉面针孔,我曾做过一些试验和观察。试验方法是:用两种不同坯料和两种不同
-
无烟煤冷煤气明焰烧成彩色卫生陶瓷
-
作者:
刘志厚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卫生陶瓷
五十年代
煤气化
陶瓷窑炉
六十年代
冷煤气
快速烧成
煤烧隧道窑
无烟煤
明焰裸烧
-
描述:
一、前言解放以来,我国陶瓷窑炉从燃料、工艺、结构上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五十年代初以煤代柴;五十年代末在江南推广了还原焰烧成,使瓷质白里泛青;六十年代中,发展了煤烧隧道窑,声势之大,涉及整个陶瓷界,是窑炉史上一次大的飞跃;六十年代末燃煤技术试行了机械化,于此同时在建筑行业出现了隔焰加热技术;七十年代末重油应用于窑炉,从而结束了千百年来只有柴、煤烧制
-
釉上彩红色颜料熔剂的研制
-
作者:
曹春娥
沈华荣
熊春华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熔剂
红色颜料
陶瓷
无铅无镉
釉上彩
红色色剂
-
描述:
以碱—硼—硅系为基础 ,加入锶—氟复合助熔助色剂 ,研制了适应红色色剂的无铅无镉熔剂。其彩烤温度范围为 6 80~ 82 0℃ ,对红色色剂呈色鲜艳明快稳定 ,光泽度好 ,耐酸性强 ,铅镉溶出符合ISO6 486 - 2 :1999(E)标准 ,完全能达到铅熔剂的效果
-
木逢巧匠著文章
-
作者:
晓月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杆秤
市场
水力资源
文章
生产生活
精品
参观者
无形
水车
-
描述:
这可谓是一个完美展现广东民间智慧的精品荟萃:木玉雕塑、书画剪纸、编织刺绣、服装饰品、艺术陶瓷、文房四宝乃至客家泥塑等等,那么尽善尽美,摄人心魄!那一层楼高的手扎麒麟,百米之长的瑶族长绣,六十六个
-
高铁穿越煤窑村
-
作者:
成龙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杆秤
市场
水力资源
文章
生产生活
精品
参观者
无形
水车
-
描述: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真实再现当代农村道德价值观的复杂形态和高铁建设者的智慧。当代表最现代化铁路的高铁与代表最古老行业的煤窑冲撞、叠加、交汇在一起时,必定带来观念与习俗、金钱与欲望的较量——牛气的煤老板、精明的老板娘、高铁建设者,在这老村落中不期而遇……
-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彰显智慧力量
-
作者:
张醒非
来源:
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描绘
高峰论坛
智慧力量
领导人
无党派人士
会计
审计学
-
描述: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前后,无党派人士、著名会计审计学家张连起频频发声,将“一带一路”四年来的实践描绘为一幅“从写意到工笔”的画卷。翻看他的微信公号“连起开讲”,涉及“一带一路”的文章资讯,多达
-
孩子为什么“撒谎”
-
作者:
李义本
来源:
中国卫生画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意性
袒护
教育方法
幼儿园
小朋友
白无瑕
红铅
说假话
是非观念
承认错误
-
描述:
撒谎就是不讲真话,隐瞒错误,说假话、骗人的话。有的家长常常对孩子撒谎感到惊讶、苦恼,不知这个坏毛病是从何时产生的,从哪学来的。孩子的心灵洁白无瑕,幼稚无知,是非观念模糊。成年人的溺爱,言谈举止象五彩
-
墨舞丹青
-
作者:
成雯雯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用方法
工笔画
油烟墨
桐油
中国画家
中国水墨画
无光泽
松烟
冰片
麝香
-
描述:
中国水墨画的传统是重墨轻色,黑白两色的运用成就了中国画独特的韵味.对于中国画家而言,全面了解墨的种类、特性以及运用方法就十分必要了. 墨一般有油烟墨、松烟墨、漆烟墨等. 油烟墨用燃烧桐油加麝香、冰片等药材并从烟中收集烟灰制成的墨.这种墨颗粒细腻,黝黑而富有光泽,也是中国画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墨种.在工笔画中,油烟墨研好后不能直接使用,在绢面作画时更是如此.应当将墨研磨到一定浓度,找一小块薄丝棉,一半搭入墨中一半沾少许清水后捏扁,搭在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的白瓷碟内,再将研好的墨通过丝棉,倾倒缓缓过滤至瓷盘内,这样过滤过的墨才可以用来绘画.也可以将研好的墨,直接倒入瓷盘中再用手指慢慢研磨,此法称之为煞墨.
-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秋
高迪
山东艺术学院
综合材料
材料尺寸
马胜利
黄璜
王钰
雕塑系
《无题》
-
描述: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