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政】搜索到相关结果 92 条
-
青年女作家李春秋的青春雕塑
-
作者:
曹嘉楷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记者
艺术馆
艺术家
画室
工作室
景观雕塑
保加利亚
金台
政协委员
-
描述:
青年女作家李春秋的青春雕塑
-
澳门散记
-
作者:
覃奇明
来源:
黄埔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澳门特区
广州军区
市容市貌
葡萄牙
跨海大桥
回归祖国
边防部队
广告牌
澳门特别行政区
城市
-
描述:
有了特别的感受。记得那天中午,我团乘坐飞船从香港抵达澳门码头,我的挚友、著名爱国牧师、现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兰钦文先生亲自驾车前来迎接我们。当轿车驶入市区时,我立即感到这座城市的特有情调,不大宽阔
-
画家陈谋简历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外向经济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绿山水
艺术教育
水墨人物画
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
非政府组织
世界和平
工笔重彩人物画
中国美术
-
描述:
陈谋,1937年6月生,北京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副主任、教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主任、教授,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青绿山水画,兼能水墨人物画。195-196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师从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黄均、李斛等著名艺术教育家。毕业后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今。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画传统和艺术创新。在作品中追求一种朴实、自然、浑厚而又富有诗意的艺术风格。作品《六月会上》、《第一个春天》、《晨牧》、《新月》、《暮韵》、《采莲》、《班婕妤》、《小雪》,及青绿山水画《清江春晓》、《燕山翠峡》、《湖山秀色》等分别为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的艺术陈列馆
-
学理论树观念 创名牌促发展
-
作者:
杭世华
来源:
牙膏工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创名牌
思想政治工作
重庆牙膏厂
经营管理
-
描述:
、惊诧于十年前熟悉的几间破落砖瓦房已了无踪影,代之而起的是装备有世界先进水平设备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漂亮的办公大楼,喷水花园和铜牛雕塑……重庆牙膏厂人清楚地知道:这一切成果和一切变化,首先是因为有了邓小平一手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营造...
-
九九归元话《莲还》──访著名雕塑家曹崇恩
-
作者:
余德富
来源:
岭南文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家
艺术化处理
归元
雕塑家
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回归祖国
澳门回归
人物肖像
中西方艺术
郁达夫
-
描述:
九九归元话《莲还》──访著名雕塑家曹崇恩
-
1948年上海邮展一瞥
-
作者:
陈建宁
来源:
上海档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至民国
1948年
邮展
海邮
邮政总局
集邮
邮政史
邮政管理局
纪念邮票
展览会
-
描述:
小小的邮票显示。 这次邮展是邮政总局继邮政纪念日在南京举行邮展以后举行的第二次邮票展览会。上一次邮展在南京举行时,观众如潮,盛极一时。邮政总局为提高人们对
-
公民心中一棵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公民导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图书馆
贴近生活
期刊室
民主政治
创刊号
理论刊物
文摘刊物
读者
市场调查
公民
-
描述: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公民导刊》创刊号终于与您见面了。回望《公民导刊》孕育出生的日子,感慨良多。《公民导刊》的前身《权与法》,是一本由重庆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内部工作期刊。在《公民导刊》公开刊号下达之前,《权与法》杂志做过一次读者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办成理论刊物的读者寥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读者希望办成综合刊物或文摘刊物,其实质还是希望杂志立足社会贴近生活。刊号下达之后,在市人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开始小规模的市场调查。来到市图书馆的期刊室,层层叠叠的书架,五彩缤纷的刊物,粗粗浏览之间,感觉到市场竞争的激烈,也感觉到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
谁最重要?
-
作者:
谭竹
来源:
公民导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贝多芬
政治家
科学家
交响乐
艺术家
泰戈尔
向日葵
圆舞曲
施特劳斯
-
描述:
曾经看到过一个问题:你认为科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谁最重要。当时,我毫不犹豫地首选了艺术家。我喜欢艺术家,梵高的向日葵多么灿烂,安格尔的人体画多么细腻;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多么欢快,贝多芬的交响乐多么壮丽
-
别有风味看澳门
-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政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牌坊
博物馆
象征
圣保罗教堂
市政厅
娱乐场
澳门
玩艺儿
火灾
葡萄牙人
-
描述:
的玩艺儿,就叫万箭穿心,输光了钱就是那感觉!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它原本是圣保罗教堂,从建造开始即和火灾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历经了三次大火,屡焚屡建。1835年1月26日
-
昔日阎府深宅地 今朝民俗集萃园
-
作者:
余建成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宅地
装饰图案
近40年
建筑艺术
历史遗迹
政府行政
民俗
阎锡山
山西五台山
宫殿式建筑
-
描述:
在山西五台山的西麓,滹沱河的南岸,有一座玲珑的小山叫文山。曾一度出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统治山西近40年的阎锡山,就出生在文山脚下的河边镇。 沿着镇上石沟街行至镇东头,老远便可看到鳞次栉比的一片青石砖瓦楼阁,那便是阎锡山的旧居了。它始建于1913年前后,陆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