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陈曼蓉、殷跃轩二人画展开展
作者: 龙文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四川省人民政府   工笔人物   文史研究  
描述: 陈曼蓉、殷跃轩国画艺术展于2018年3月上旬—6月底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机关6楼展厅展出,地址在成都市锦江区暑袜中街42号,欢迎社会大众参观。陈曼蓉,女,汉族,1953年6月生,重庆人
朱乃正的青海湖手绘封
作者: 林霄红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绘   美术家协会   青海湖   1959年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美术学院   青海省   中国油画学会  
描述: 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朱乃正的油画长于人物、风景,作品构思巧妙,富于诗意。在第三代油画家中,先生是颇为独特的一位,因为除油画之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水墨画家。在他身上,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出类拔萃,这源自他的家学
“三希堂”得名仅因三件宝贝吗
作者: 刘锡荣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历史   宝贝   得名  
描述: 珐琅器者,贵在彩料,精在嵌丝,妙在烧造,巧在构图也。此炉为精纯红铜錾胎而成,粗看纹饰,是常见的缠枝莲纹。细察彩、工,又觉非凡。只见炉颈一周梅菊呈祥,五彩参差,炉身则描绘宝莲,粉、红两色,相隔辉映,上下又百首垂花如意,围护天地。炉底则莲枝循环,往复缠绵,取其生生息息之吉祥妙意也。其精錾巧作,成就高品,始可为帝王之用矣。
遗失数十年莫奈油画终回日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浮宫博物馆   1959年   法国政府   日本   遗失   莫奈   美术馆   油画  
描述: 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近期指出,日本收藏家松方幸次郎拥有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绘制的一幅油画,它被松方幸次郎连同其所有画作在二战时运往巴黎躲避战争。法国政府于1959年归还400多件松方收藏品回日本,但这幅睡莲油画却就此沉睡于卢浮宫内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于2016年才发现这幅油画
英国对一幅罕见鲁本斯油画设置临时出口禁令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设置   英国政府   出口   《卫报》   鲁本斯   禁令   油画  
描述: 《卫报》近期报道,英国政府宣布对一幅鲁本斯肖像油画设置为期3个月的临时出口禁令,希望在7月5日前有收藏家或博物馆出价770万英镑(约合1092万美元)购买这幅油画,将其保留在英国。
石洪祥作品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艺美术   作品选登   艺术大师   辽宁省   副理事长   行业协会   政协委员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描述: 行业协会理事长,辽宁省政协委员,民革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辽宁省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辽宁省城市雕塑指导委员,青铜雕刻艺术家。
张帆:坚决反对好人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红旗文稿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内   是非观   政治生态   国家   庸俗   好人主义   张帆   人民  
描述: 一无立场、二无原则、三无底线的好人主义,实际上是侵蚀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害人主义、坏人主义,千万不能把做个好人理解成好人主义.好人主义者用庸俗的得失观看问题,用扭曲的是非观判对错,用狭隘的利害观干事业,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心中的“小算盘”算计的都是一己私利,将党和国家的需要以及人民的利益弃于脑后.
变味的文化
作者: 孙广勋   来源: 群言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   政治热情   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   艺术创作   代表作品   城市雕塑  
描述: 说起文化,从抽象思维上来看,或许让人觉得有些空洞枯燥,距离咱老百姓有点远。可是要说起文字、语言、地域、饮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其实这些就是构成文化的诸多方面。可见,文化就在我们的周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曾几何时,灿烂的中国文化对很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世界各国仍然对中国文化给予高度的认同和尊重。不过,当前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在利益至上
卓大华的“牛”生活
作者: 胡长远   易发军   来源: 人民之友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民众   民政部门   日内瓦公约   自愿组织   挪用公款   瑞士苏黎世   喂水   一己私利   瑞士日内瓦   世界红十字日  
描述: 他当过保安,下过煤窑,开过电脑店,做过贸易,历经艰辛,一步步打拼,终于在城里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但后来,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放下城里的舒适生活,安置了家人,处置了城里的公司,回到了曾经千方百计想离开的农村,当起了一个真正的农民。他就是湖南省第十三届、张家界市第七届、慈利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慈利县通津铺镇竹叶坪村村民、张家界隆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卓大华。
永远的维廉同志
作者: 景艳   来源: 闽都文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研究会   师郑   画院院长   重要学术刊物   中国美术家协会   檀东铿   工笔花鸟画   副主席   政协委员   美术学院院长  
描述: 他依旧穿着那套他常穿的蓝黑色西装、雪白的衬衫,系着蓝底白点的领带,端坐在那张熟悉的办公桌前。戴着眼镜,握着笔,面对着他那本书写得密密麻麻的小笔记本。黑色的牡丹牌老式收音机、机械发条闹钟、黄色的拨号电话以及那标配的青花茶杯都是他用过好多年的老物件。以前,找他的人多,他总是这么抬着头,温和而又沉静地倾听着。而今,他还是这般神情,只是闹钟不再嘀嗒,电话不再响起,收音机不再歌唱。灯影之下,他的蜡像,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三楼一侧的人物展厅里,和周遭的物事定格在某时某刻的记忆中——栩栩如生。人往风不微,他,是永远的维廉同志。
< 1 2 3 ... 10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