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关于弗美尔的两幅画
作者: 钱景长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荷兰人   反复推敲   点彩画法   题材范围   弗美尔   伦勃朗   画中   德累斯顿   社会生活方式  
描述: (一)题材与意境《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约1659年。德累斯顿美术陈列馆)。《倒牛奶的女仆》(约1660—61年间。阿姆斯特丹,荷兰国家美术陈列馆)。以上两幅油画的题材,一位正在读信的女子和一位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女仆,这类题材并不是弗美尔首先采用的。在他之前已有许多“荷兰小画派”的画家不计其数地画过这类题材了。据说,当时荷兰市民所以爱看描绘“读信”和“家务劳动”的图画,这是因为,前者使他们联想到情书和生活的美好,而后者同样也是对当时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方式的歌颂。如果说,伦勃朗的某些作品是悲壮的英雄
浅析诗歌对装饰性雕塑的影响
作者: 闫建斌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简洁   推敲   装饰性雕塑  
描述: 笔者通过对诗歌与装饰性雕塑二者加以对比分析,并结合创作心得,阐述我国的装饰性雕塑应立足我国悠久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尤其是从诗歌中汲取营养,唯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体现我国文化特色的优秀雕塑作品。
浅谈雕塑创作小稿推敲的重要性
作者: 张光远   闫婷   来源: 南方农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重要性   小稿推敲   雕塑创作   单一性  
描述: 雕塑是实质性地占有空间的艺术,雕塑创作小稿是我们经常对塑造对象的一种表现方式。然而小稿存在着无限发展与递变的可能性,在塑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感受性和实验性共存的空间。所以在每个原创性的雕塑小稿上的推敲,推敲使他们相辅相成,是自己心中所想表达物象的一个指引与深入,追求事物的完整性。
破案
作者: 李璇   来源: 聪明泉(EQ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年   一片狼藉   反复推敲   三人   著名雕塑家   大勇   支长   张兵  
描述: 一、谁杀死了雕塑家一天傍晚,警察局接到报案:本市著名雕塑家贾老被人杀死在自己的工作室中。警察急忙赶到现场,工作室里一片狼藉,贾老倒在血泊中,背后被插入一支匕首。从现场的各种
感情,诗的直接内容
作者: 吕进   来源: 山花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形象   审美感情   《女神》   诗律   审美关系   郭沫若   新诗   为文造情   辛酸   新词   诗人   火山爆发   作家   《红楼梦》   散文创作   诗的内容   刘白羽   曹雪芹   文学样式   推敲文  
描述: 诗是感情的浮雕。没有感情,“为文造情”,“为赋新词强说愁”,尽管着力地塑造形象、安排诗律、推敲文字,仍然没有诗。诗,是诗人笑出来或哭出来的,是笑声的凝结,泪珠的闪光。使新诗由草创走向突破的是《女神
中国套盒
作者: 朱珐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形象   审美感情   《女神》   诗律   审美关系   郭沫若   新诗   为文造情   辛酸   新词   诗人   火山爆发   作家   《红楼梦》   散文创作   诗的内容   刘白羽   曹雪芹   文学样式   推敲文  
描述: 西方俗语:“橡子里面有棵树。”东方:“空心树。”起我在一个中国的套盒里发现了有关的一切。那是一个精美的套盒,流水般的形状使我的眼神变得柔和。光滑的盒面上漂浮着暗褐色的颜色像高贵的云彩,细看则能发现当年它在某个杨姓匠人家里(他一定没有女儿)初长成的时候,那该凸的凸该凹的凹、深浅适中浮雕的痕迹。那该是一头凤高歌曼舞或者是一条游动的龙,我没有好运气得以一睹这些中国动物的真容,据一些同样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