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大智若愚——记青年画家孙冀林
作者: 李智纲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工作调动   文质彬彬   青年画家   美展     “愚”   油画  
描述: 孙冀林给人的印象是,寡言少语,文质彬彬,看不出什么灵气,说白一点,似有点""。除了蹲在室内抹他的油画外,别的事都比较淡漠。至于家务、交际,小到买一件衣服,大到工作调动,哪一件也离不开夫人的辛勤和汗水。然而,近年来,孙冀林在画坛迅速崛起,
愚人节里的冷笑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天爱学习(五年级)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笑话   愚人节   寓意   雕像   雕塑  
描述: 雕塑 广场上,一座奇怪的雕像张开双腿,半蹲在地上。一位游客惊讶地问导游:“这个雕像有什么寓意?”导游说:“是这样的,他们本想雕塑一位伟人骑马的英姿,但到了雕马的时候,经费不够了……”
从桂林愚自乐园谈雕塑公园的发展及对其的思考
作者: 罗奕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意识   愚自乐园   雕塑公园   雕塑  
描述: 文章通过对桂林自乐园的实地考察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当代应大力发展雕塑公园。对比中外雕塑公园,发展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防止盲目新建。对以自乐园为代表的雕塑公园在经营管理、作品来源、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这对倡导全民族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四人邦”是砍杀雕塑艺术的刽子手
作者: 四川省《收租院》复制创作组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血   死党   权力   革命博物馆   深入生活   创作   反革命   雕塑艺术   愚公   《收租院》  
描述: ,我们被说是“人人有问题”,一个也不能去。我们的工作权力、创作权力、深入生活的权力,都被剥夺了。我们多年来化尽心血创造的上百件雕塑新作,包括大型泥塑群象《大树新愚公》及二百件左右的大足石刻翻制品,都被砸得希巴烂。禁演的电影、戏剧
新世纪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史诗性作品:评周小愚《人民的耀邦·系列油画》
作者: 季水河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的耀邦·系列油画》史诗性   周小愚  
描述: 文章从题材选择、艺术表现、创新追求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周小《人民的耀邦·系列油画》。周小用近50幅油画作品,表现了胡耀邦光辉的一生,称得上新世纪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史诗性作品。
聪明与愚笨
作者: 王绍基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经过敏   牛角尖   高强   玲珑   愚笨   性情感   苦恼   感受性   聪明   心性  
描述: 莲子底心何以这样苦呢?许是因为藕底心太玲珑了。——《旧梦》120页越是聪明的人越多苦恼。这是他们的感受性锐敏,心性儿高强,兼又富于情感,善于理解所致。因为感受性锐敏,心意上受着一些细微的刺激时,便往深处远处想,就会神经过敏地钻到牛角尖里去。聪明人的头脑是冷静的,像是
艺苑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浙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题材   《人与自然》   《愚公移山》   《百年沧桑》   油画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   上海美术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描述: 家重大历史题材绘画展,《愚公移山》参加“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猜字谜
作者: 赵耀昌   来源: 聪明泉(少儿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句子   方框   玲珑   体力   组成   填上   下愚   待发   下面   字谜  
描述: 下面方框里,请你各填上一个字,组成四个句子,并且猜出一个字来。
徐悲鸿与《愚公移山》
作者: 傅宁军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专业画家   滇缅公路   《愚公移山》   德拉克洛瓦   中国军民   中国抗战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举办画展   美术学院院长  
描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规模整修,选择的一幅代表性巨型浮雕,就是徐悲鸿的传世画作《愚公移山》。七月十九日,是徐悲鸿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
《李贺诗选注》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藩镇割据   统治者   李贺   东海   劳动人民   下愚   齐人   上智   儒家   西京杂记  
描述: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历代反动统治者,都把这个反动谬论当作他们愚弄人民、维护其反动统治的思想武器。李贺的这首诗塑造了端州石工“踏天磨刀割紫云”的高大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赞美了他们的高超技艺。这就有力地驳斥了儒家鄙视劳动和诬蔑劳动人民的
< 1 2 3 4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