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常】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 条
-
神性之爱与恶浊之恨
-
作者:
曹军庆
来源:
长江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仰望苍穹
橘树
《红色娘子军》
活下去
活着
一瓣
冥界
李佩甫
施虐
世事无常
-
描述:
一只青花瓷耳环,一只小金橘,其实都是寻常之物。耳环的外形有点特别,看上去就像是眼睛。小金橘也有点特别,把它结出来的那棵小橘树竟长在人脸上。这是两个故事,两篇小说。本期“再发现”,一篇是蒋韵的《水仙眼
-
柴烧的自建与烧成日记摘要
-
作者:
俞杰星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腿发
烧窑
高温烧成
天公作美
我自己
数日
建窑
实践精神
异常紧张
劳动本身
-
描述:
我从2009年至今于浙江杭州郊区自建柴窑并进行烧成实验,期间写了《建窑日记》、《烧窑日记》,即时记录了过去几年来在柴窑建造与烧成方面的心路历程,本文是对日记内容的摘录:一、建窑日记我利用两年寒假的时间建造了这座柴窑,由于初期得不到家人、朋友、邻里的认同,在整个建窑过程中几乎就是凭借一己之力而完成的,因而备受煎熬与孤独,我将其形容为一个人的精彩。“流汗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的幸福与感悟,如果一味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话,这样的人生是功利的,利己的,
-
针上油画
-
作者:
张怡
顾志红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苏绣
杨守玉
常州乱针绣
油画
创新
-
描述:
乱针绣,是杨守玉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我国几千年传统刺绣的重大突破,是创始人在全新文化资源和思维状态下产生的观念突破和技术突破。通过将常州乱针绣与苏绣、与素描油画比较,突出乱针绣的特别之处,从而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乱针绣。
-
常用技术标准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的有效运用分析
-
作者:
林云龙
李海龙
来源:
世界有色金属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效运用
压力容器制造
常用技术标准
-
描述:
压力容器作为工业生产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在压力容器制造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难以与常用技术标准相符合,影响使用的质量
-
抒情或者叛逆——谢常勇艺术作品赏析
-
作者:
徐燕平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生命个体
作品赏析
常勇
令观
四川美术学院
古典精神
当代油画
水银泻地
油画系
-
描述:
谢常勇,1969年生,199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当代油画院专职画家、嘉州画院一级画师、乐山油画艺术研究会会长。现生活工作于成都与乐山。严格说来,谢常勇一直在抒情
-
生长.茹创业个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常
创业
青年艺术家
油画作品
画面
感悟
大自然
生长
-
描述:
展览展出青年艺术家茹创业的油画作品,她以变化无常的大自然为背景.这也是她自己长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而感悟到大自然的无常变化。继而,把每一份的感悟呈现在画面上。在茹创业的画面上表现出来的境象,也是因每一个观者的心而异。或许也可以说因时间和心的变化而变化。
-
玻璃书刻 书刻精彩人生
-
作者:
马玉忠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家
国际注册
国画大师
学会常务理事
国民协会
中国玻璃
工艺美术协会
艺术品收藏
书刻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郭居凯,字隐璇,号影嚣主人,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民协会员,黑龙江省艺术品收藏研究会副会长、"玻璃书刻"专业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民协工艺品研发中心主任,黑龙江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玻璃书刻
-
七星关区履职监督出新彩
-
作者:
顾堃
来源:
人大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监督职能
人民群众
新彩
第一要务
区人大常委会
履职
切身利益
常委会议
-
描述:
近年来,毕节市七星关区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全体会议代表提、常委会议委员提、日常工作群众提的方式,广泛征求对部门工作评议内容、专题询问议题,以及常委会审议议题。围绕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主战略充分履行监督职能。
-
给生命一点留白
-
作者:
小洋
来源:
人生十六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寒窗苦读
常乐
所累
浓妆淡抹
淡彩
人到中年
我执
计白当黑
指点迷津
告诉我
-
描述:
少年时,我执迷于国画之美,嚷嚷着要学。母亲拗不过我,把我送到了百里之外的县城,参加了国画培训班。初始,我喜欢用或淡或浓的色彩把整张宣纸画满,自以为“浓妆淡抹总相宜”才是美。可老师告诉我,国画之美,在于“留白”,它可以使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浓淡协调。那些未曾着色的白,自然洒脱,恰如少女脸上的一抹绯红、一丝羞涩,有含蓄之美。相形之下,画里的色彩,又有了大气之美。我知道,“墨分五彩,计白当黑”才是书画的最高境
-
名家·贾宝锋
-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名家
中国画展
作品展
常务理事
优秀奖
少数民族美术
协会会员
-
描述:
贾宝锋,1977年6月生于内蒙古集宁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作品获全国第七届工笔作品大展金奖,全国第六届工笔大展银奖,全国第五届工笔大展优秀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年度中国画展优秀奖。入选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等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