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77 条
-
图片欣赏
-
作者:
徐玄德
来源:
文化市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片欣赏
工笔花鸟
暖色调
人体彩绘
面具
荷花
“韵”
-
描述:
“韵”(H200cm×W150cm)人体彩绘图形取材于传统工笔花鸟的荷花,阿娜多姿,娇嫩柔美冷色调的荷花与丰姿绰绰的暖色调人体构成对比中的谐和,让人视觉上达到心旷神怡。背景是稍有不同处埋的民间面具,而发饰、午鞋,面部的红色和荷花的绿反复展现,却是典型民族代表色的巧妙的按排。
-
中国水墨画与青花瓷的巧妙结合
-
作者:
杨肖竹
来源:
文化市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片欣赏
工笔花鸟
暖色调
人体彩绘
面具
荷花
“韵”
-
描述:
中国水墨画与青花瓷的巧妙结合
-
宋代工笔花鸟画繁荣的原因
-
作者:
齐萌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工笔花鸟画
意境
宫廷画院
-
描述:
我国花鸟画最早源于唐朝的折枝花,宋人将折枝花鸟继承并发展,花鸟画艺术得以迅速发展,并达到历史上的高峰。宋代花鸟画是绽放在两宋画坛的一枝奇葩,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制构图精美奇巧,彰显了宋人穷理、格物致知的文化追求和自然严谨、意趣深远的审美特征;其精致入微的描绘体现了高度的技法成就;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则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宋代花鸟画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宋代绘画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繁荣。本文从宋代工笔花鸟画发展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分别进行分析,试着探究工笔花鸟画艺术在宋代达到历史顶峰的原因。
-
读宋代工笔花鸟画有感
-
作者:
范新国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创作题材
绘画技巧
体裁形式
花卉
折枝
传承与发展
创作理念
工笔花鸟画
黄金时期
-
描述:
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辉煌灿烂的黄金时期,花鸟画创作题材广泛,在留存至今的传世精品中有禽鸟、昆虫、蔬果、花卉、水族、走兽、花篮博古、折枝花卉、山涧水口及融入景观的花鸟画、其体裁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纨扇小品、横披手卷及大幅巨作等。在这些珍贵的画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与丰富的创作理念。宋代工笔花鸟画是在直接继承了唐
-
杨立奇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南京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工笔花鸟画
美术馆
-
描述:
杨立奇,1979年生于山东招远。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师从江宏伟先生。2007年参加北京今日美术馆“青涩创想”展览,获银奖。出版有《当代工笔画唯美新势力——杨立奇工笔花鸟画精品集》。
-
从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看宋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精神
-
作者:
葛旭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绘画语言
人生态度
审美精神
宋代文人
工笔花鸟画
知识分子
风格样式
-
描述:
宋代花鸟画在审美精神、风格样式和绘画语言等方面,都充盈着道家的美学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人闲逸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折射出宋代文人独立的思想意识和自由的人生观念。同时,在移情花鸟的审美过程中,绘画又成为画家磨练心性、超脱人生的方法和途径。宋代的知识分
-
瑰丽豪放 意境壮美:谈崔志安的工笔画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
瑰丽
工笔画
豪放
中国绘画史
意境
壮美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谈中国绘画史应以宋为中心,宋代中国画科目齐全,百花争妍,辉煌盛隆,空前绝后。(郑振铎语)就是在这样一个书画艺术日臻完善的宋代,中国画的一支——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更是到达了一个顶峰,出现了赵佶、赵昌、崔白等大师,流传下《写生蛱蝶图》、《寒雀图》等经典之作。这时的工笔花鸟
-
20世纪河南的写实主义绘画
-
作者:
汪俊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风格
中原地区
写实主义绘画
北宋时期
艺术发展
政治文化中心
河南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河南写实风格的绘画在北宋时期发展繁荣,宫廷工笔花鸟画及人物风俗画等都达到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但自南宋到清末的近八百年间,河南画坛没有出现一个大家。宋室南迁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南北争战之地,百姓流离失所,艺术发展受阻。而元代以后,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移至北京,也导致了河南文化精英的持续流失,难以产生高水平的绘画。
-
当代花鸟画家·崔志安
-
作者:
徐萍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家
审美传统
个性表现
生命活力
视觉感受
工笔花鸟画
时代精神
“突然”
-
描述:
崔志安先生以用笔变圆润为方峻,用色变柔美取俊美,构图变纤秀为雄强的画面特色,颠覆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审美传统。这一变化给人的视觉感受带来的震动是强烈的、鲜明的,甚至有突变的感觉。可就在感觉突然的一瞬,一种期盼已久
-
高师工笔花鸟画教学浅议
-
作者:
张亚玲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工笔花鸟画
传统文化
-
描述:
本文就高师美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现状作了分析,认为学生对工笔花鸟画的认识不足,急需加强这方面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人文精神的滋养.具体应从指导学生临摹、写生、创作人手,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更要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艺术审美力,加强人文修养,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