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191 条
-
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几点思考
-
作者:
刘爽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教学
传统
临摹
创新
-
描述:
工笔花鸟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工笔花鸟教学要立足中国文化,认识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抓住造型,重视工笔花鸟画的临摹和写生;注重诗文书法金石的辅助,向创作迈进。
-
论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
作者:
张丽波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色彩
继承
创作
写生
线条
创新
-
描述:
从原始彩陶装饰中可以看出工笔花鸟画在很早就发现了"线"的作用:它一是造型,二是审美。这既是工笔花鸟画的用线技法,同时又体现出"线"在工笔花鸟画艺术美学中的作用和价值。色彩在工笔花鸟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幅工笔花鸟画的雅与俗,其构思、构图、形象刻画和白描勾勒,固然都是重要因素,而用色的成败,却是最后的关键。
-
广西黑衣壮服饰元素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表现探析
-
作者:
靳森媛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
描述:
广西黑衣壮服饰元素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表现探析
-
工笔花鸟画之传统表现观念的突破
-
作者:
张闻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自然界
表现题材
审美享受
精神层面
传统经典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
描述:
花鸟作为中国画传统绘画中的表现题材,不仅是因为它的赏心悦目,而且因为在文化精神层面上有了其自己的寓意。“尽物趣之天然,花鸟相关照”的巧妙构思,在传统经典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中比比皆是,它们所表现的几乎都是自然界中花草禽鸟安然闲适的一种生存状态。其最大的特征便是最大可能地展现出自然界中鸟语花香给予人类的一种恩赐和审美享受,他们将花鸟的钟灵毓秀描绘于绢素,赋予花鸟以完美的生命。这与古代“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相联系,也反映着农耕时代对于自然的一种审美理想。当工笔花鸟进入现代,在其表现观念和审美情趣上逐渐赋予了自己的时代气息,相对于“天人合一”的绘画理念来讲更加注重作者个人观念性的表达。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
“工笔”源流探究(下)
-
作者:
牛克诚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获奖作者
写生作品
走向世界
西方绘画艺术
工笔人物
工笔花鸟画
绘画空间
国粹艺术
用墨
新世纪中国
-
描述:
四同治(1862-1874)、光绪(1875-1908)、宣统(1909-1912)时期一如嘉道成时期,"工笔"更是以大频率出现在一些画史画论家的著作中。光绪元年(1875)自序成书的方浚颐《梦园书画录》,其主要内容完成于咸同时期。其中"工笔"一词频繁出现。在其"总目"中就有"元赵穆仲工笔人物册"、"明陈明自工笔花卉册"、"金晓珠女史工笔翎毛小幅"等。~[101]又如,其卷一"唐宋元三朝画册"的第四页为"唐卫宪画工笔粉菊黄蝶",~[102]第十二页为"宋韩若拙画工笔双钩
-
花枝春满:谈父亲苏百钧花鸟画艺术
-
作者:
苏睿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咏叹调
中国花鸟画
父亲
艺术贡献
艺术家
现代人文
工笔花鸟画
作品
东方艺术
日常生活
-
描述:
拉开了很大距离而极具创造的活力[1];另一方面是在传统的勾勒法度中营造浪漫的格调,体现出浓郁的现代人文情怀和东方艺术的写意气质.他以雅致、清新的作品确立了现代花鸟画的抒情咏叹调[2],感人至深,为宋人花鸟“虚构的真实”的古典艺术高峰做出了最佳的现代诠释.
-
工于今,致于道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咏叹调
中国花鸟画
父亲
艺术贡献
艺术家
现代人文
工笔花鸟画
作品
东方艺术
日常生活
-
描述:
中国工笔画大展是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年举办的一个品牌性大展。新一届中国工笔画学会领导集体以宏观把握工笔画艺术发展新形势的视野和提高工笔画创作学术水平的意识,采取新的展览策划机制组织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并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美术馆的重视与支持,力求使本届大展更全面地反映工笔画创作的新进展和学术特色。通过展览鼓励创新、加强研讨,关注这个领域涌现出来的新生力量和探索新象。尤其希望通过展览推动社会对工笔画艺术的认识,使工笔画在提升社会审美水平、彰显独特文化价值上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
浅谈工笔花鸟画教学相关内容的扩展和创新
-
作者:
王海
来源:
山海经(打拼)(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手法
教学
南京艺术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创作
工笔花鸟画
内容
创新
-
描述:
对于运用工笔花鸟画与西方的水彩画和水粉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和教学,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比如中央民族大学的李魁正博导就致力于将西方绘画手法融入工笔没骨画的创作和教学中。南京艺术学院的江宏伟教授将宋元画风和现代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既具现代气息又极具古典气息的作品。在色彩的表达上将现代画面与西画灰色结合运用,使得表达的效果更加的灵活多样。这些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
张伟民:个体生命的写意与中国工笔花鸟画状况的思考:《风月无边》创作札记(节选)
-
作者:
张伟民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状况
境界
中国工笔画
个体生命
思考
工笔花鸟画
风格
感悟自然
写生
创作札记
-
描述:
一张画不可能承载太多的观念,其形式与风格也只能说是运用的体裁所能包容的题材内涵的特定审美指向。但是从创作的整个过程来看,《风月无边》的确经过了一些思考,也体现了自己一个时期的审美追求。这些追求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包含着对当下文化环境中当代中国工笔画艺术探索的一些
-
清雅质朴 画如其人:莫高翔和他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王锋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家
一遍遍
回力
工笔花鸟画
湖南师大
艺术生
中国绘画
花鸟画创作
线描
画如其人
-
描述:
初次见到莫高翔先生是在2000年的秋季,那时我正在资兴市一中读高二,莫先生带领湖南师大美术学院97级的十几名学生到我就读的高中实习。那时莫先生留着平头,衣着朴素,一件白灰色帆布夹克,一条洗得发白的蓝灰色牛仔裤,配一双回力牌球鞋,怎么看都让人无法把他和画家联系起来。直到一天,学校破天荒地举办了一个艺术讲座,要求所有艺术生去学校多媒体教室听湖南师大莫教授的讲座,我才知道了先前那个衣着打扮像农民一样的中年男人竟是一个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