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135 条
-
张桂徵工笔花鸟画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丝绸
满族
辽宁省
工笔花鸟画
作品
工学院
和田
中国美术
苏州
-
描述:
张桂徵,1951年生于辽宁省绥中县,满族。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师从李长白、俞致贞和田世光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
-
面对自然:感悟、交流与表达:读郑连侠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绥芬河
工笔画
表达
艺术感受力
工笔花鸟画
黑龙江省
自然
美术作品
入选
美术家
-
描述:
郑连侠,1968年生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2002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工笔重彩高研班。现任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工笔画协会会员,绥芬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参加展览及获奖情况:作品《踏过秋霜满目金》发表于书画中国第四期,作品《家园》入选全国小幅工笔画展,作品《花鸟》入选黑龙江省第二届花鸟画展,作品《童年的回忆》、《锄禾》入选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国画展并收藏,作品《岁月留痕》收藏于绥芬河市博物馆,作品《金风过耳》入选黑龙江省第三届花鸟花展,《天长的记忆》入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
-
金世马
-
作者:
金世马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文化
艺术境界
中国传统绘画
情景交融
陶冶性情
工笔花鸟画
继承传统
民族风格
西画
借鉴吸收
-
描述:
我国工笔花鸟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是一株散发着独特芬芳的奇葩。它可寄怀抱、可托忧思、可怡性情、可悦耳目,追求的不仅在"形",更重要的是"意",是"境"。意境是工笔花鸟画的灵魂。它以诗化的情趣、深厚的内涵、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人在赏心悦目之际,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和共鸣并潜移默化地陶冶性情。工笔花鸟画由于自身写实的特点和宜于细致刻画的技法,在接受融合西画方面具有相对便利的条件,但要力求"洋为中
-
万象浴清影:浅评周午生的绘画
-
作者:
李炯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学习心得
创作灵感
院体画
绘画技法
高度化
工笔花鸟画
早期作品
明清文人画
传统文人画
-
描述:
从周午生的绘画中,我们终于可以获得相违已久的似乎已经有些陌生的清赏雅兴。对于传统工笔花鸟画,周午生表现得兴趣盎然,并孜孜不倦地从中汲取精华寻求着创作灵感。早期作品的摹古之风已经看不到太多痕迹,这得益于他的学习心得,摹古而不泥古。纵观其作,清雅的画面氛围以及近乎完美的构图足够令观者屏息而视,取材的讲究高度化地合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范畴。周午生将宋代院体画和元、明、清文人画的两
-
“天然”出“雕饰”:试论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装饰性
-
作者:
嵇炀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宋代
传神写照
中国传统艺术
天然
装饰性
雕饰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国传统艺术崇尚天然,反对雕饰的思路固存。唐代张彦远也曾记述:曹不兴,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挥之。画可乱真,强调写实性源流已久,并形成了传神写照的经典画论。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以深入体察自然,工
-
工笔花鸟画现代形式的衍变
-
作者:
顾静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内在生命
工笔花鸟画
衍变
写生
现代
-
描述:
中国花鸟画从其诞生的时候起,就不是以再现自然对象的外形为目的,而是以把握对象的内在生命为主旨。所以它不叫静物,而叫写生或传神。它是在妙体、写生等的前提下,寄情于鸟啼花放,鸢飞鱼跃之中,创造出引人遐想的深远意境。
-
沈伟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相结合
艺术道路
陶艺家
河南
陶瓷艺术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中国绘画
美术家
-
描述:
沈伟.女,笔名:沈玮,陶艺家,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陶瓷协会会员。她长期从事中国画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工笔花鸟画更具造诣。近年来,她将中国绘画的语言与中国瓷板画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艺术道路。
-
七十变法 晚来风急
-
作者:
邱正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写意
画家
变法
批评家
工笔花鸟画
艺术取向
-
描述:
对于方凤富70岁开始花鸟画变法,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和看法:圈内画家们更看重他在工笔花鸟画上达到炉火纯青的技法,艺术批评家更看重他的70变法。方凤富本人则认为,他自己此前的画法既不是单纯的工笔,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大写意,而是兼工带写的花鸟画艺术取向。有鉴于此,画家才为他的70岁开始起步变法奠定了应有的信心和坚实的地基。
-
大花鸟 新境界——方楚雄和吉瑞森花乌画艺术浅议
-
作者:
吴猛
来源:
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创作形式
楚雄
工笔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
创作样式
新境界
花乌画
作用发挥
技术支持
学术价值
趋向
Style
造型
中国画中
风格
审美价值
-
描述:
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与突破在中国画中一直是一个难题.中国画是以线为主的艺术创作形式,线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写意花鸟画中线的作用更显突出.方楚雄、吉瑞森把工笔花鸟画中的双勾造型运用到写意花鸟画之中,并把线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新的写意花鸟画创作样式,有明显的风格趋向,极具学术价值,为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是真正的"大花鸟、新境界".
-
从李公麟的绘画艺术谈工笔人物画的魅力
-
作者:
王陶峰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
描述:
从李公麟的绘画艺术谈工笔人物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