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寻】搜索到相关结果 51 条
-
抽象会成为艺术市场的“新宠”?
-
作者:
何桂彦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2012年以来,新水墨、新工笔相继成为不少藏家的追捧对象,2014年下半年,抽象艺术(主要指抽象绘画)紧随其后,尤其在几场重要的拍卖会上,大有取代新水墨之势,进而成为艺术市场上的“新宠”。在《新水墨何以新》一文中,笔者曾指出,与既有的水墨传统比较,“新水墨”的“新”又该如何呈现呢?是语言、修辞方式之新,创作方法论、媒介观念之新,还是观看方式、审美趣味之新?应看到,不管是水墨、工笔,还是抽象绘画,能进入艺术市场,自然有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是推出一些空泛的概念,或者进行商业上的炒作,而缺乏学理的支撑,不管拍卖的数字多么光鲜,背后仍会显得脆弱不堪。
-
抽象艺术能成为艺术市场的“新宠”?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2012年以来,新水墨、新工笔相继成为不少藏家的追捧对象,2014年下半年,抽象艺术(主要指抽象绘画)紧随其后,尤其在几场重要的拍卖会上,大有取代新水墨之势,进而成为艺术市场上的“新宠”。在《新水墨何以新》一文中,笔者曾指出,与既有的水墨传统比较,“新水墨”的“新”又该如何呈现呢? 是语言、修辞方式之新,创作方法论、媒介观念之新,还是观看方式、审美趣味之新?应看到,不管是水墨、工笔,还是抽象绘画,能进入艺术市场,自然有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是推出一些空泛的概念,或者进行商业上的炒作,而没有学理的依据,那么,不管拍卖的数字多么光鲜,背后仍会显得脆弱不堪。
-
樊洲的“大国气魄”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一看樊洲的黑白山水,我就被他的艺术气象和美学精神深深吸引。 或许是看了太多的江南书画的墨韵和柔美,乍一见樊洲纯以线条“写”出的浑厚、雄奇又不失诗性和神采的山水艺术,顿时产生“别有洞天”的惊奇。 樊洲生于古城西安,14岁就师从长安派名家李西岩,专攻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两年后又拜师花鸟画大家叶访樵。又过两年,经挚友引荐,被长安画派代表画家唐师尧收为老幺弟子,再之后,成为画坛宿将石鲁的爱徒。
-
为什么帝王的艺术品位能主导市场?
-
作者:
刘晓丹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宫廷向来与高贵挂钩。龙美术馆于2015年8月推出了“中国古代宫廷艺术品大展”系列之“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由全球私人藏家提供的260余件(套)展品中,包括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以1600万
-
张展:中国的工业设计仍然在路上
-
作者:
姜浩峰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走进二工大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的陈列室,我眼前一亮——比如一款婴儿推车,小巧玲珑,目前街头也有许多人在使用。“这是十多年前的设计了,品牌方很满意。别看这些年新款式的婴儿推车频频出街,但这一款的销量一直很稳定。”张展告诉我。我没有告诉他的是——事实上我家用的恰恰是这一款,没想到遇到了设计师本人。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即将迎来55周年校庆。
-
雕塑明天·雕塑未来
-
作者:
何桂彦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今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对“雕塑”的定义已变得愈发的艰难。在同一件作品中,可以有前现代的、现代主义的、后现代的因子,而在形态上既可以是装置,也可以说是建筑,还可以接纳影像或Vldeo艺术的手法,很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比较起来,总体上呈现出“去雕塑化”的特征。既有的边界、既有的范式不断地被突破,被解构,而新的标准、新的可能性也随之产生。
-
雕塑,精神之肖像
-
作者:
杨棵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贾科梅蒂 隐秘伤痛的揭示者 TIPS 雕塑放在哪里? 雕塑与绘画作品不同,它们是三维的,十分强调空间性,雕塑的摆放要能与整个居住环境形成空间上的呼应。对于家庭来说,室内环境一般高度有限,内部充满了房主的家具和装饰物,因此在室内摆放雕塑,通常都要让空间变得“空”一点,雕塑的尺寸也不能过大,这样才能让雕塑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并让雕塑强大的“场”明显地散发出来。
-
李真 雕塑面前我只是个配角
-
作者:
徐小雅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2014年11月15日,李真的最新个展“荒徒”在北京开幕,首次展出了李真以泥土为主要媒材创作的雕塑作品“凡夫系列”。 这个主题名让我很感兴趣。字面意思上看,“荒”者,寓意荆棘与荒凉,“徒”者,表行走,二者结合,似在讲述某种无止尽的坎坷漂泊。 这与我的既有印象不太吻合。除去2012年他发表的“造化之不生不灭:千岁与草民”系列聚焦人与社会的关系之外,印象中李真的作品,大部分都披着墨黑外表,举重若轻,畅快自在,甚至把人惯出了只要跟随李真展览,便能追求高尚轻松的精神愉悦的脾性。
-
何桂彦:雕塑明天 雕塑未来
-
作者:
暂无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何桂彦:雕塑明天 雕塑未来
-
璀璨星空下的回家少女陈逸飞雕塑《上海少女》捐赠“上海中心”仪式
-
作者:
暂无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璀璨星空下的回家少女陈逸飞雕塑《上海少女》捐赠“上海中心”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