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寻】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
爱马仕与丁乙的约定
-
作者:
沈嘉禄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视觉艺术风景中,丁乙无疑是一位闪亮的角色。从12月10日开始至2012年1月27日,在民生现代美术馆,《概括的·抽象的——丁乙作品展》给令人沮丧的灰霾天气划出一道炫目的色彩。从1986年至今的61件作品
-
“贵族会所”的神秘收藏
-
作者:
李蓉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于力 收藏走进时尚会所 某大型房地产商在京城西郊开发了一个别墅区后,又在旁边兴建了一个面积达2700余亩的高尔夫球场,当地依山傍水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以及完善的服务设施,让其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各界高端财富及权力人士的常驻之地,可谓是典型的“贵族会所”。而这片绿茵地竟然在林间隐藏着七个会所,其中不乏大财团的私家收藏会所,基本上每一个会所都有艺术品收藏项目。除此之外,还专门辟出一个美术馆供会员欣赏各种艺术展览,从古代书画到当代名家均有涉猎。这里的多数会所由于极具私密性,藏品几乎不对外公布,外人很难窥见其真貌。 会所的艺术顾问于力先生除负责会所的艺术品收藏指导外,还全面负责该房地产商在北京一号地艺术区建设的一个美术馆。出身于艺术科班的他精于艺术品鉴赏。而多年的商业经验使其对会所与艺术品收藏的经营关系颇有独到理解,性格豪爽的他在论及会所现状时并不会避讳其短板和缺陷,还揭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真相。会所经济是有钱人的生活方式。 对话 会员的艺术收藏有没有特别的偏好? 于力:目前有钱人都买国画、写实油画、雕塑或工艺品等,收藏当代作品的较少。对于缺乏专业修养的藏家来说,接受太过观念性的作品比登天还难,他们从小培养的认知系统就是齐白石的作品必然收藏,顶多再加上傅抱石、李可染、黄永玉、启功等人,最多再加上那些写实的油画吧。
-
吴争艳用花布去争艳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吴争艳的艺术风格极其强烈,在大红大绿的花布上画各种当代社会文化的流行元素,视觉上造成一种艳丽而荒诞的效果,却也不觉突兀,似乎这两种格格不入的形式与内容在艺术家的匠心独运下也能和谐共处。 吴争艳所用的花布,是中国北方传统的被面。而与花布结缘可以追溯到2003年,大学时的吴争艳在材料课上,希望能在形式上有所突破,便去集贸市场逛。平日爱好服装设计的她,对布料有着天生的偏好,当她发现这种色彩鲜艳的大花布时,立刻被迷住了。之后,她又尝试在画布上进行油画创作,而这种尝试也非常顺畅,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她独特的艺术风格便在与花布的结合中日臻成熟。 画如其人,她的性格大概也是这般浓烈鲜明。出生于山西的她,自幼受晋文化熏陶,风风火火,大胆直接。吴争艳对黄河流域的传统民间艺术十分钟情,选择花布创作虽是机缘巧合,但其浓郁的民族特色无疑也契合了她内心对北方文化厚重感的认同。她说:“花布上面的那一朵朵灿烂绽放而饱满的花,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生命感,这种生命感不仅仅是植物本身的生理特征,更多的感觉是它来自民间那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和精神风貌等内在的文化生命,还有一种浓烈的乡土气息。” 如今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
雾中莲花开:“泛华”拍卖首航的意义解读
-
作者:
沈嘉禄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在一片探讨国内国际艺术品市场到底好与不好的喧嚣中,上海泛华投资集团旗下的泛华拍卖有限公司鸣笛启航了。积极扶植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是泛华投资集团创建以来一贯的价值取向。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由泛华拍卖打造的水到渠成并将五彩纷呈的艺术盛宴。乱世出英雄,英雄在哪里?中国人很相信这句江湖名言:乱世出英雄。这既是心理安慰,也是历史写照。可是茫茫人海,环顾四周,我们不禁一声长叹:英雄在哪里?席卷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似乎还在朝未知出路的隧道演进,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艺术市场已率先反应,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媒体的报告,令人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
700万人的香港是一家
-
作者:
江迅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香港的冬天不太冷。冬日的阳光下,香港特首选战正在升温。日出江山红似火。极光,虹影,彩云,霓虹,五彩迷离,这一切皆来自阳光的色光流变。这是一条法则:任何选举都必须在阳光下进行。然而,阳光下的香港选举却出现一股股暗流逆流,抹黑、造谣、攻击、泼粪、搅局,网络和媒体接连出现与候选人相关的五花八门的“负面新闻”,南辕北辙的民调频频见诸报端,看得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 梁振英对防不胜防的造谣和攻击,一脸无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很难应付。”每星期总有三四天,到了晚上八九点,就有媒体给他发电子邮件,问他很多完全属于无厘头的问题,要他当即响应。梁振英摇摇头继续说:“如果我2小时内不作响应,他们就会觉得我默认了。这样,我和身边的同事就得忙碌两个小时,而后被迫做出回应。” “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不可以被击败”,这是《老人与海》一书中的话。这句话给了梁振英人生启示。他爱读书看杂志,读书很杂,中文的英文的都读。他说:“从小学开始就爱读书读报,记得三岁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跟着父亲一起大声读报纸。现在内地的出版事业很蓬勃,出了很多好书,台湾也不错。我现在最缺的就是看书的时间。”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写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梁振英最爱读的一部小说。
-
林明杰:黑马非马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对艺术品市场一知半解而又想涉入的人,大多愿意听你跟他讲如何找到“黑马”。如果我跟他说,就算有“黑马”,能让你逮到的可能性很低,别总寻思着捡这个便宜,他不是觉得我没水平,就是觉得我不上路。人们更乐意
-
对话周春芽新作展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A回答 周春芽Q提问 胡湖Q:为什么这次的五张新作要画豫园?A:因为这五幅画会留在上海,其实原本是一个大集团公司的订单,他们没有限制我的题材,他们以为我会画桃花,我是到上海来的时间比较多,去豫园找到这种感觉画出来的,我未来一部分题材会画中国园林。这次分别画了豫园的五个景点,卷雨楼、大假山、无名石、玉玲珑、九曲桥。大假山400年前是上海的最高峰,16米,玉玲珑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太湖石。卷雨楼前面的假山像是一朵朵云一样飘过,很有特色。
-
王克平:“星星美展”那些事
-
作者:
杨棵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因参加中国前卫艺术事件“星星美展”而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无法绕过去的名字。2012年11月,“王克平铜雕作品展”在上海举办。尽管艺术家本人并未出现在展在览开幕式现场,但那些雕塑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仍旧令人感到似曾相识。
-
“杂交”的困惑
-
作者:
王小慧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这是次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挑战。我喜欢挑战,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毕生都在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就像毕加索,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次会做出什么作品来。”常常有人会问我,你的灵感从哪里来,你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想法,创作出那么多不同的令人惊喜的作品。我会跟他们开玩笑说灵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实很多时候想不清楚灵感从哪里来,但当然它也是有原因的。以我为长发中心创作雕塑为例,长发中心董事长吴建平先生邀请我的时候,我最初是想帮他请德国的雕塑家来做,因为他的建筑是请德国建筑师做的,完全的德国风格,因此,他想在这个建筑空间中增加具有德国风格的艺术品,我的朋友介绍他来找我。
-
“争议只发生在中国”:乌里·希克和他的13亿捐赠
-
作者:
寿含章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
描述:
8月末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再一次在瑞士Mauensee城堡见到了乌里·希克,相距上一次对他的采访整整4年。乌里穿着天蓝色衬衣从台阶上迎下来,我们走在花园里,再一次一同走过隋建国的雕塑“中山装”。花园的路上下起伏,乌里走得要比4年前慢了。 我们在花园里坐下,树木和湖水一片幽绿。不知是因为天气明艳,还是自己的心愿已完成,乌里·希克显得要比4年前放松和开朗。 我问他,“近来一切可好?” 他顿了顿,说,“这次捐赠居然引来这么多媒体,这是我没有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