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浅谈岩彩画的迹象元素
作者: 吴强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重彩   中国画家   对比构成   元素   迹象   画面   材质肌理   岩彩画   语言定义   历史悠久  
描述: “岩彩画--指以五彩的岩石研磨成粉状,调和胶质为主的媒介,绘制在纸、布、板、金属及墙面的作品”。①它以其丰富的材质肌理、强调材料质地的美感、把各种材质交织对比构成统一画面的特点而受到中国画家的喜爱。然而,当我们在探讨“岩彩现象”的时候,不难发现“岩彩”这个概念与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日本画”包括“油画”的概念有所重叠。这样一来“岩彩”就很难用一般语言定义来解释清楚了,钟孺乾教授的《绘画迹象论》一书中却论证了一个涉及所有绘画起源的观点,即:所有绘画种类有一个共通的,可以作为基础的基本元素,即“迹象”。在书中,钟先生提出这样几个元素:迹之象、象之迹、迹+象+X=画。并阐述到在绘画作品中“迹”就是作品所由生的感觉材料;“象”就是形象,有形可见之物;“迹+象+X=画”中的“X”的:“X就是观念、境界、情感、美,以及一切你想(或别人以为你想)表达的内涵”。②钟先生的这个观点可以从材料、技法和作画动机上以全新的角度对岩彩画做一诠释,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岩彩画。
平面构成在工笔画中的运用
作者: 潘英莲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密集构成   对比构成   肌理构成   重复构成   平面构成  
描述: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国际化趋势,中国工笔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顺应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吸收新理念,进行着多样化的发展。工笔画家从平面构成原理中得到了很多新的启示,把平面构成中的对比构成、重复构成、肌理构成、密集构成等基本形式都运用到了作品中,营造了既有传统审美情趣又有时代特色的绘画样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