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用钢板折叠成的建筑
作者: 安藤忠雄   邵龙   赵晓龙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藤忠雄   家具品牌   建筑师   折叠   铁板   新建筑   雕塑   钢板  
描述: 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于2005年完成的这座小型铁板建筑,坐落在东京原宿的表参道内侧一条小街上,这座新建筑看起来像是经过清晰切割的雕塑。作为著名国际家具品牌的展示建筑,这座三层楼的铁板建筑包含
澳门美术协会成立五十周年举行会员作品展
作者: 刘文俊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展   西安市   会员   中国美术协会   澳门   作品   综合媒体   展览中心  
描述: 10月15日,澳门美术协会成立五十周年作品展在西安市中国美术协会西安展览中心举行,这是庆祝澳门美协成立五十周年巡回画展的第一站,此次画展共展出国画、油画、水彩、综合媒体等作品71件。
世界名表摩凡陀携手知名画家支持中国青年艺术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创作灵感   收藏   哈尔滨   中国画家   购物中心   文体活动   青年艺术家   油画作品   西安   世界  
描述: 2005年11月28日,世界著名腕表品牌瑞士摩凡陀(MOVAD0)携手知名中国画家曾梵志,在西安世纪金花购物中心为摩凡陀“时间的艺术”画展西安站揭幕。同时展出了6位中国知名画家曾梵志、刘保民、李继森
绩溪龙川《胡氏族训》雕品摆件的一种解读
作者: 殷首福   方瑞祥   来源: 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徽州   绩溪县   聚居地   《胡氏族训》   雕品   安徽  
描述: 安徽省绩溪县在古徽州素以“邑小士多”而著称,尤其首推瀛州乡的龙川村,那是名符其实的“书香门第,官宦人家”聚居地。出于明代胡氏宗族之手的《胡氏族训》雕塑传世作品(见附图),选用存世罕见的“楚石”——墨晶石为摆件骨料,色黑如漆,燃灯下透视为绿色。这个真实尚存的雕品摆件重量为2500克左右,[第一段]
余进
作者: 暂无 来源: 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主任   文化交流   六安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工业学院   专业委员会   安徽省   工艺美术  
描述: 余进,1958年出生,安徽省六安市人,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安徽中山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安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主任,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一段]
奇怪的“火葬厂”
作者: 陈家槽   来源: 咬文嚼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矿难   化工厂   安徽卫视   记者   瓦斯爆炸   煤矿   小煤窑   生产事故   遇难者   火葬  
描述: “生产事故”是全国人民心头挥之不去的痛,瓦斯爆炸、煤矿透水、化工厂毒气泄漏等等,吞噬了许多无辜的生命。去年10月8日安徽卫视“记者档案”播映的《直面矿难——调查小煤窑》,讲述《华西
"心理地形图"(中篇小说梗概)
作者: 毕四海   白苓   来源: 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体无意识   古县   政治因素   结果   老百姓   官场   市委   市公安局   副县长   地形图  
描述: 一深夜两点零三分的一个电话,使我被迫介入了老家古县的“九·九”事件。妹妹在电话里说,出大事了,昨天一百多人冲击县公安局,被逮了14个,连老娘也被逮走了。我的脑瓜嗡地一声胀大了,作为白市市委组织部干部
关于人体的非雕塑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摄影之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里克   电影语言   小津安二郎   地下电影   上天堂   电影史   类型片   太空漫游   艺术形式   个人特点  
描述: 关于人体的非雕塑解读
诗心画出花鸟世界——三访我国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邹传安
作者: 叶梦   来源: 老年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中国   邹传安   工笔花鸟画家  
描述: 诗心画出花鸟世界——三访我国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邹传
“太湖秋操杯”与安庆马炮营起义
作者: 夏文峰   吴宁   来源: 老人世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庆马炮营起义   “太湖秋操杯”   民俗博物馆   瓷器  
描述: 清咸丰以降,官窑瓷器生产趋于萎缩,至光绪年间,稍有中兴之势。光绪粉彩瓷器与前朝同治相比,彩薄,色浅,精细。品种主要有球瓶、赏瓶、吸杯等,其中吸杯主要为绿釉荷叶式和粉彩牡丹式两种。瓷质吸杯最早见于康熙朝,传说宋代大学士苏东坡守杭州时,常和宾客到湖边树林中避暑,命人取来大莲叶,盛酒三升,用簪刺穿,使叶与茎相通,又将茎弯曲成象鼻状,依次传给每个人喝,命名为“碧筒杯”。后人据此原理,制成瓷质吸杯。[第一段]
< 1 2 3 ... 11 12 13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