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山茶花
作者: 雷蕾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银白色   戴望舒   山茶花   韵味无穷   天花板   被单   郭沫若   山茶叶   窗帘   油画  
描述: 晨间,迷迷糊糊睁开睡眼,是什么呀,触在手背上暖暖的?转身,看见一大束阳光穿过卧室的薄纱窗帘,涂抹在墙壁和天花板上。窗帘上用银白色丝线绣着的山茶花一闪一闪的,把影子放在我的被单上。心霎那间静止
精妙的中国女性妆饰文化(二) 面妆:浓妆淡抹总相宜
作者: 陈长春   来源: 神州民俗(通俗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妇女   化妆品   女性妆饰   胭脂   女子   米粉   民俗   武则天   雍容华贵   制作工艺  
描述: 人生有一种无奈: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离镜花离树。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美人迟暮"是与"英雄末路"一样悲情的。自然万物皆有生老病死的发展变化,往往于稚嫩之际,钟灵秀毓、玲珑可爱,随着岁月的消磨,饱经风雨,斑驳衰败甚至消逝,自然令人唏嘘。所以,世上女子,对美颜的执着可谓"前赴后继",与自然规律作斗争,只为在青春年华里尽情绽放美丽。
十四件民俗工艺品陪“神十”飞天
作者: 暂无 来源: 神州民俗(通俗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返回舱   艺术   主题   芯片   大师   作品   取出   工艺美术   航天   特殊  
描述: 神十飞天举世瞩目,神舟十号返回舱开舱,一个特殊的"航天主题艺术芯片"被取出。神舟十号返回舱开舱后特殊的"航天主题艺术芯片"被取出,在这个芯片内存着来自全国11位"国字号"工艺美术大师的共14件作品
“天然花园”亚东沟
作者: 马欣堂   来源: 生命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洋   西藏亚东   多雨   桃儿七   天然   地名   裂缝   喜马拉雅山脉   花园   红河谷  
描述: 这里多雨湿润的气候。亚东沟有着"天然花园"的美称,红色、蓝色、黄色……竞相开放的花朵将草甸晕染成浓墨重彩的油画。苞叶雪莲、桃儿七、草马桑、穿心莛子藨……琳琅满目的植物让人深深在其中迷醉。
杨国峰“纸上浮雕第一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代青年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安全气囊   汽车设计师   品牌轿车   电动天窗   集成创新   旋律   定速巡航系统  
描述: 杨国峰“纸上浮雕第一人”
资讯·社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景平台   设计   高架桥   博湖   大黄   艺术家   高铁   摩天大楼   霍夫曼   雕塑  
描述: 大黄鸭正式亮相园博会2013年9月6日,由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设计的"大黄鸭"在北京园博会开启自己的首次京城之旅。园方将大黄鸭安置在园博湖靠近喷泉位置,游客不但能在湖边观赏大黄鸭,而且上方
在行走中体验生命 读汪逸芳散文集《行走的风》
作者: 夏真   来源: 古今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浙江省   睡觉   赵长天   中国作协   文艺出版社   散文集   汪逸芳  
描述: 的小女生;而我则被称为“拼命三娘”,走了九天依然精力充沛。两人唯一相同之处是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喜欢将东西乱丢,第二天则手忙脚乱。这样性格迥异的两个人竟然开始了一段友谊。
康熙朝洋画家:杰凡尼·热拉蒂尼:兼论康熙对西洋绘画之态度
作者: 刘辉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杰凡尼·热拉蒂尼   焦秉贞   天主教北堂   康熙   清宫早期油画   耶稣会   班达里沙  
描述: 西方画家在清宫供职,始于康熙朝。意大利画家杰凡尼·热拉蒂尼(Giovanni Gheradini),是有据可考的最早供职于康熙宫廷的洋画家。他受法国耶稣会邀请来到中国,承担北京天主教北堂的装饰任务
玉雕大师·仵应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商贸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家   1954年   玉雕   天津美术学院   优秀工作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大会  
描述: 仵应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4年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大仵营村,为玉雕世家,198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1979年、1988年两次参加全国第二、第三届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荣获“全国
从《拾穗者》到《拾荒工》
作者: 渠岩   来源: 中国摄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坚毅不拔   天地不仁   最底层   桥梓   塑料包装   拾荒者   客旅   平摄   资源获取   拾穗者  
描述: 初次看到文天平的《拾荒工》,感到非常震惊,不敢想象在我们炫目的都市与光鲜的生活之外,还有如此肮脏不堪的环境和被视若草芥的流民。他们近乎一个被社会抛弃的群体,在自生自灭。震惊之余,我马上想到米勒
< 1 2 3 ... 31 32 33 ... 44 45 4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