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江南的古镇
作者: 赵振元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祖国现代化   特色小吃   商品琳琅满目   大集   赵振元   历史演绎   秋色平分   历史文化环境   人从   美食天堂  
描述: 漫步在美丽的江南,拾起一道独特的风景,它像珍珠一样洒落在江南各地,把水乡装点得靓丽迷人,这就是江南的古镇。小桥流水,蜿蜒连片,乌篷船穿街而过,划破水中倒映的两岸楼影。古镇是历史的新章,流动着新生活万种风情,这里没有大都市商业的繁华,却像小家碧玉,玲珑剔透,秀美动人。多少年了,古镇依然熙熙攘攘,勤劳而又和谐,洋溢着富庶和文明。
说“直”(外一章)
作者: 张峰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繁森   玉树临风   活着   摇曳生姿   天会   齐湣王  
描述: 1曲线是美丽的,直线则是通达的,直爽的,让人赏心悦目的。"曲"的美在摇曳生姿;"直"的美在直抵真相。2艺术中的"曲",比如雕塑,比如绘画,比如音乐和文学,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曲径通幽"之美;生活中
石塔经幢:法鼓香云供梵天——中国古典建筑系列之石雕篇
作者: 邱勇哲   来源: 广西城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藏   古代印度   法鼓   楼阁式   灵岩寺塔林   中国古典建筑   佛骨   建筑艺术   梵天   雕塑艺术  
描述: 石塔又叫佛塔,是集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建筑物,因其造型精美,常用金银、玛瑙等加以装饰,内藏佛骨舍利,故又称宝塔。宝塔并不是中国的"原产",而是起源于印度,汉代时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塔也随之到了中国。"塔"是印度梵语的译音,本义是坟墓,是古代印度高僧圆寂后用来埋放骨灰的地方。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中国宝塔,是中印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
徐冰推荐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搬家   艺术学   艺术家   工作室   外部环境   创作   天光   相对独立   雕塑   师范大学  
描述: 耿 雪 1983 出生于吉林白山 200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11至今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在读 2013 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设计学院交换研究生 个展 2014 海公子
重塑雕像的权利
作者: 王晓孟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搬家   艺术学   艺术家   工作室   外部环境   创作   天光   相对独立   雕塑   师范大学  
描述: 19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雕塑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那时候中国当代艺术方兴未艾,在没有艺术市场的情况下,很多艺术家便是靠创作城市雕塑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而在金属雕塑制作行业,我们的主人公张水秋虽然称不上老人,但实力却在业内有口皆碑,尤其是他艰辛的创业故事,以及个人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折射出这个行业从无到有、逐渐繁荣的过程。
虔诚的筑造:探访吴哥窟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有感
作者: 李克   来源: 建筑技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引道   小吴哥   暹粒   吴哥古迹   世界遗产委员会   婆罗浮屠   表面形状   天地之间   雕刻艺术   塔门  
描述: 0引言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小吴哥,位于柬埔寨暹粒的西北部,是吴哥古迹中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它在结构、比例、均衡及雕塑上的成就使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古迹之一。考古学家把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1992年,吴哥窟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造型已作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任芳谊作品
作者: 任芳谊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著名画家   花鸟画   工作室   霍春阳   工艺美术学院   作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  
描述: 主要参展及获奖 二〇〇九年,入选“微观与精致——小幅工笔画作品展”;作品《栖迟篷户亦安然》荣获“天津第十一届美展”银奖,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二〇一一年,《梅花欢喜漫天雪》荣获“庆祝建党90
所思、所为:“墨骨油画”解及其他
作者: 李秀实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风格   散点透视   油画家   今日中国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探索追求   墨骨   天人相胜   审美世界  
描述: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画家的责任应是不断探索、开拓视觉的新领域,引导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欣赏业已习惯的景和物,从而创造出新的审美世界。如何使起源于西方的油画艺术融入东方画家的本体,进而以东方的哲学、美学观念将作品展现在当代艺坛,应是今日中国油画家的己任。回首我近60年的从艺历程,在对油画艺术的探索追求中,随时间及环境的变迁,在不同阶段的作品的表现风格上,由写实、写意到抽象,均曾有所涉足和
万物有灵:读常世江的油画
作者: 彭锋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津美院   绘画风格   创作道路   大写意   写意精神   王克举   油画写生   表现主义   课程班   油画系  
描述: 常世江从小喜欢画画,在东北师范大学接受了系统的训练。当时他学的是师范类美术,国油版雕样样都有所涉猎。大学毕业后一段时间,常世江专门画过国画。后来他去天津美院进修,结识了在那里授课的王克举老师,便坚定
用色彩赏识自然:谈贾跃民的油画
作者: 巫俊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天津美术学院   大学时期   似与不似之间   油画艺术   光色   感受力   现实生活   印象主义  
描述: 和现实生活极具敏锐力,他的油画艺术风格与价值观念被不断地修正和重建。刚毕业的那几年,他醉心于研究印象主义油画的光色变化规律和笔法,那段时期的学习为他后来的油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贾跃民进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
< 1 2 3 ... 9 10 11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