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谈陶瓷生产与出口的战略
作者: 于显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贸企业   提高经济效益   陶瓷生产   出口代理   提高产品质量   对外贸易   国际市场   积极发展   多品种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发展陶瓷对外贸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与出口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于日益发展与扩大的国际市场,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号称瓷都的景德镇陶瓷出口仅占世界陶瓷出口的总金额百分之一点一,与国
近看永宣如意耳扁瓶的时代特征
作者: 萱草园主人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制作年代   制作时间   官窑   景德镇   永乐时期   阿拉伯   海外贸易   青花   瓷器  
描述: 本文选择永宣如意耳扁瓶为主题,分别以器足造型变化、内部上釉、纹饰变化为论述重点,并简单涉及青花发色、釉面处理等若干细节。关于断代鉴别的要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希望本文能引发众收藏爱好者对相关话题的深入探讨。
浮梁瓷局的设置及其他
作者: 徐文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设置   景德镇   磁州窑   海外贸易   元代   吉州窑   战争   南宋   瓷器  
描述: 本文第一部分论证了元代把“瓷局”设在景德镇的原因。作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国俗尚白”外,当时景德镇瓷器的精美,品种的多样,环境的安定以及海外贸易的需要等等,均是设立“瓷局”的重要原因。文章第二部分考证了磁州窑工与吉州窑工可能迁入景德镇的史料,认为元青花的产生受吉州窑影响较大。
广西北流河流域的青白瓷窑及其兴衰
作者: 韦仁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流域   宋代   六十年代   瓷窑   对外贸易   广西地区   青白瓷   北流河   重要组成部分  
描述: 北流河流域的青白瓷窑是广西地区建国以来调查发现的宋代瓷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几乎聚集了迄今广西地区发现的宋代青白瓷窑的全部。这些瓷窑大都是在六十年代初期发现的。在此之前,这些瓷窑同广西其他瓷窑一样,由于地方志书中没有记载,过去也没有人作过调查,因此,对于这些瓷窑的存在和情况人们是全然不知的。六十年代初陆续发现后,曾对其中的一些瓷窑作过多次调查和试掘,了解和研究这些瓷窑的特点、性质和兴衰等问题,对研究广西地区宋代的制瓷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瓷窑的分布和特征北流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珠江上游广西境内的一条重要支流,它源于北流县南部的双威山,自南往北逶迤流经北流、容县、藤县三县境,在藤县城东注入浔江。
秘藏百年重现于世的明永乐内府梅瓶
作者: 陈为政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永乐时期   社会稳定   元末明初   海外贸易   制瓷业   长足发展   梅瓶   瓷器   制作工艺  
描述: 明朝永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活动极为繁荣。景德镇制瓷业也比元末明初有了长足发展,所制器物造型优美,图案绚丽鲜艳,釉色肥润光洁,对明清两代的瓷器制作工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康熙青花瓷器管窥(一)
作者: 陈润民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官窑   青花瓷器   工商业   景德镇   官搭民烧   海外贸易   制瓷业   康熙朝   民窑  
描述: 清代康熙朝历时六十一年(1662-1722),这时期经济、工商业兴旺发达,城市文化,海外贸易日益繁荣,国家强盛,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和显著变化,瓷业生产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废除了明代的“匠籍
操驰——现代陶瓷没骨画法的探索者
作者: 王山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省   艺术成就   文化产业   美术作品   工艺美术   美术家   没骨画   研究生  
描述: 操驰,女,笔名艾霖,研究生学历,祖籍安徽。原空军中校,现为瓷版画家、国家财政部《财政文学》美术总监,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广东省
江西出口贸易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出口为例
作者: 鲁盈洁   刘文杰   石瑜   黄梦瑶   刘雅鑫   来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对外贸易发展   高峰论坛   伙伴关系   外贸进出口   陶瓷出口   江西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曾是江西景德镇陶瓷的畅销市场。本文以景德镇陶瓷为例,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出口贸易的增长情况,深入研究景德镇陶瓷产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就江西的出口贸易提出新的见解。
景德镇瓷器的历代贸易
作者: 汪关林   吴春桂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贸易   制瓷技术   景德镇   白瓷器   海外贸易   唐代   青白瓷   公元   历史悠久   中国瓷器  
描述: 一、引言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公元二○六年)起,就开始生产粗陶、彩陶,距今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市域及市周瓷土资源丰富,距市区50公里的高岭村,就是现在世界通用高岭土的命名地,英文“China”就含“中国”和“瓷器”之意。
论广彩繁荣的内涵与意义:兼论清中期海外贸易的主要特征
作者: 徐中锋   来源: 国家航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彩   文化交往   定制   海外贸易   外销瓷  
描述: 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以来,广州的行会组织与国外贸易机构相继产生.作为海外贸易的大宗,外销瓷从零散外销到集中定制,市场行情发生了质的变化.整体市场的繁荣既源于海外市场的自身、大量需求
< 1 2 3 4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