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80 条
-
日用瓷白度和透明度刍议
-
作者:
梁守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英
积极作用
日用瓷器
日用瓷白度
烧成温度
长石
可塑性粘土
硅酸盐
半透明度
高岭土
-
描述:
日用瓷器是瓷器中的一部分.它是用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硅酸盐矿物原料,通过加工处理、成型、烧成等生产工序制成的.表面光洁,质地致密坚硬、半透明,吸水率很低,敲击时声音清脆,适合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器皿和陈设品. 在我国日用瓷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着富于时代特色的著名的瓷窑及产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对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日用瓷器还是我国主要的传统出口商品之一,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对促进"四化"建设将起着积极作用.
-
西方现代雕塑一瞥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摩尔
构成主义
集合艺术
布朗库西
雕塑家
超现实主义
二十世纪
现代雕塑
-
描述:
二十世纪的雕塑和绘画一样,存在着两大对立的体系,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和现代派。虽然,这两大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在理论上越来越相互排斥,但在实践上却显示出相互融合的现象。十九世纪末,现实主义的艺术自身遇到了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危机。现代
-
美的雕塑:访雕塑家唐洪民
-
作者:
蜀光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谈话中我注意到了他的手.这不是一双普普通通的手,手指短而粗,很难使你把这双手同雕塑家和一件件雕塑作品联系在一起.我第一次认识唐洪民是在几个月前,那时他和其他几位同志共同创作的一件作品在省内刚刚获奖,我在那间光线并不怎么充足的创
-
美的雕造者--雕塑家刘纯、杨鹤夫妇及其作品
-
作者:
林海欧
来源:
文艺人才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善美
艺术家
雕像
雕塑
-
描述:
美的雕造者--雕塑家刘纯、杨鹤夫妇及其作品
-
城市雕塑的空间性
-
作者:
王朝闻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中国
雕塑
艺术评论
-
描述:
城市雕塑的空间性
-
珍惜迟到的春天-记老雕塑刘开渠
-
作者:
包立民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平事迹
中国
雕塑家
-
描述:
珍惜迟到的春天-记老雕塑刘开渠
-
风霜雨露五十秋--王临乙和他的雕塑艺术
-
作者:
刘小岑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需要
出国留学
中国当代美术
雕塑艺术
徐悲鸿
-
描述:
王临乙先生出生于上海世医家庭,自幼热爱美术,结识徐悲鸿先生后,曾作徐先生的助手。1928年随徐先生应邀到福州去作画,他的一幅油画《榕树》就是当时画的。后来经徐先生帮助,他和吕斯百两人得到福建省教育厅长应允官费出国留学。徐先生从中国当代美术发展需要的全局考虑,让王临乙放弃
-
复归的艺术生命--观《王平现代艺术作品展》
-
作者:
建华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艺术生命
现代艺术
原始生命
陶塑
浮雕
作品
-
描述:
。她的陶塑、木雕有什么道理吗?重叠一起的面孔,巨大的手掌、脚趾,变形的鼻孔、眼睛,这都没什么道理,只是这样处理生命显得质朴,可爱。在《雨》这件浮雕中,手和脚被赋予巨大的夸张,几
-
人民日报文艺部与本刊编辑部联合召开座谈会讨论提高城市雕塑质量问题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质量问题
编辑部
首都
私人关系
雕塑家
人民日报
城市雕塑
座谈会
发展速度
粗制滥造
-
描述:
在1986年11月20日首都部分美术家、雕塑家关于提高城市雕塑质量问题座谈会上,大家认为自1982年以来各地城雕建设发展速度与规模都超过已往,涌现了不少优秀作品。但也出现粗制滥造、贪多求快的现象,个别地方有人借机拉私人关系,牟取暴利,或摹仿、歪曲他人创作,侵犯了雕塑家的权益。
-
雕塑的空间功能及类型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功能
环境中
空间结构
整体环境
空间意识
环境艺术
造型艺术
展览会
参与者
雕塑
-
描述:
环境艺术的核心是空间结构,因此它要求各个组成整体环境的局部都要具备与其统一的空间意识。当然,建筑是环境艺术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一般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在进入环境中时将怎样表现其空间意识呢?换言之,当雕塑作为环境的参与者进入特定空间时,它应具备怎样的空间功能呢?
<
1
2
3
...
8
9
10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