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地】搜索到相关结果 643 条
-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潜力与勘探领域
-
作者:
吴晓智
刘得光
阿不力米提
丁靖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勘探领域
准噶尔盆地
勘探潜力
天然气藏成藏特点
-
描述:
准噶尔盆地是西部大型复合叠加含油气盆地之一,油气资源丰富;而天然气探明率仅为3.96%,明显不均衡,勘探潜力巨大。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藏多表现为高成熟烃源岩油气系统内近源成藏、继承性构造隆起成藏、沿沟通
-
元阳梯田奇观
-
作者:
甄国祚
来源:
西部大开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哈尼族
哈尼梯田
艺术家
人类学家
元阳
雕塑
-
描述:
“哈尼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艺术家。”法国人类学家欧也那博士在这里考察后说道。
-
密林深处的藏族人家
-
作者:
窦贤
来源:
西部资源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城市里
油菜地
黄橙
瓷杯
麦茬地
布塔
在路上
冶木河
里人
告诉我
-
描述:
驻步远眺,透过参天林木看见一座藏族院落缀在半山坡上。院落的上方,阳光下的几十只雪白的羊像是贴在一片青青的草地上,一动不动。羊群向上,一排墨绿的树木顶着几团云彩。院落的上方,一圈木栅栏板围成一个巨大的场院。场院内麦茬地、胡麻和油菜花拼成黄色的、金黄色的和绿色的田块,俨然一幅油画。
-
形而上的西藏:冯斌画笔下的人和物
-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藏旅游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现实主义
形而上
藏族地区
人文关怀
风土人情
藏区
喇嘛
二十年
油画
-
描述:
1988年,冯斌画了第一幅表现藏区的油画,红袍加身的喇嘛走在草地上,倏让而行的身影……从那时起冯斌画这类藏族题材的油画已经二十年了。1999年,冯斌在台湾山美术馆的个人画展的前言中说:从1998年
-
全力推进“百千万亿”工程 夯实构建“和谐布尔津”物质基础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实事求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经济建设
布尔津县
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
工程
地方财政收入
-
描述:
了坚实基础。2006年,该县完成生产总值6.9亿元,增长1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732万元,增长1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8亿元,增长32%;接待游客8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亿元,分别
-
大芬油画(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
作者:
田立立
来源: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竞争力
生产基地
交易平台
产业集群
文化艺术
文化产业发展
交易市场
行业协会
相关产业
油画
-
描述:
一、背景大芬历经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僻村落陡然成为世界油画生产制作中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初步发展成为集生产、交易、培训、旅游、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新型的文化产业园区。这得益于艺术,得益于文化艺术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更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倾力扶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谴责科索沃古修道院遭到炮击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修道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4世纪
地位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世纪90年代末
《世界遗产名录》
科索沃地区
-
描述:
修道院上星期遭到炮袭.炮弹在修道院附近爆炸.没有造成大的毁坏。这次炮击事件刚好发生在安理会就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举行磋商的时期。代查尼修道院建立于14世纪.是东南欧地区最大的中世纪修道院。修道院中保存有大量
-
新疆: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
-
作者:
陈戈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文明
交汇
地理景观
新疆地区
-
描述:
据文物普查结果,新疆的古代文化遗存总计约有四千多处,其中最有名和较有名者不下数百处。如果将它们与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联系起来,就像是布置在丝绸之路及其主干道各条支线上的盏盏明灯,指引着古代人们的前进方向。新疆古代文化遗存内容包罗万象,有城址、墓葬、村落、寺院、石窟、矿冶、窑址、作坊、田园、渠道、烽燧、道路以及石器、陶器、骨角器、铜器、铁器、金银器、干果、面食、农作物、文书、碑志、丝织品、衣饰、皮革、毛织物、漆器、画卷、玻璃器、钱币、印信、雕塑品等等。这些遗迹遗物构建,复原或补充了新疆的古代历史脉络,真实反映了古代人类的社会生活画面,是新疆古代人们聪睿和才智的象征,更是新疆古代各民族融合团结的写照。这些古代文化遗存的保护问题在最近50余年,已愈来愈引起政府的重视。
-
永远的康巴红
-
作者:
罗布江村
吕玲珑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
土司
青藏高原东部
新龙
近代史
草原
雪域高原
地方政府
土地
康巴地区
-
描述:
在温馨祥和的日子里,读吕玲珑先生的摄影长卷《康巴红·新龙》,倏忽间仿佛回到了故乡新龙那流光溢彩、风姿绰约的圣洁土地……20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从
-
新龙:康巴不老的英雄传说:永远的康巴红
-
作者:
罗布红村
吕玲珑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作家
英雄
“香格里拉”
康巴
中国西部
《消失的地平线》
传说
30年代
-
描述:
探险日记中获得灵感,创作了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书中描述了一个有“雪山、草原、藏民、红土高原、三江并流、喇嘛寺”的和谐、安宁的圣地,人们称为“香格里拉”。此书出版后,举世轰动,世界各地的探险者纷纷将目光聚焦在那广袤的雪域深处,寻找着这片神秘之地……
<
1
2
3
...
8
9
10
...
63
64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