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地】搜索到相关结果 36 条
-
我省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建材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厂
石灰
地芯
昆明
耐压
砌块
雨域
煤矸石
电力局
粉煤灰综合利用
-
描述:
我省煤炭局、劳改局所属煤矿及各地小煤窑每年排出的煤矸石达100万吨以上,电力局所属火电厂每年排出的煤渣和粉煤灰亦有几十万吨。由於没有很好利用,有的地方煤矸石、煤渣和粉煤灰堆积如山,占用大量农田,工农之间矛盾很大。有的没有地方堆放,就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环境卫生,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
我省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
-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材发展导向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厂
石灰
地芯
昆明
耐压
砌块
雨域
煤矸石
电力局
粉煤灰综合利用
-
描述:
我省煤炭局、劳改局所属煤矿及各地小煤窑每年排出的煤矸石达100万吨以上,电力局所属火电厂每年排出的煤渣和粉煤灰亦有几十万吨。由於没有很好利用,有的地方煤矸石、煤渣和粉煤灰堆积如山,占用大量农田,工农之间矛盾很大。有的没有地方堆放,就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环境卫生,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
中国青花文化的创造和古代青花料的来源
-
作者:
陈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工开物
青花瓷器
劳动人民
宋应星
云南省
公元
江西
我国古代
明实录
地方势力
-
描述:
了高温窑火气氛;……这些成就都为青花瓷器的发明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我国地大物博,有散布全国各地的丰富的钴矿矿藏。这是我国发明青花瓷器和青花色料[一]的,一个自然条件。制造青花瓷器的工序比较复杂。工人们先
-
试谈荣昌细陶制品造型与装饰的发展
-
作者:
朱红林
杨剑夫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陶器
磁州窑
四川
荣昌
纹样装饰
代表性
化妆土
地方特色
新石器时代
装饰方法
-
描述:
的“敛口罐”及秦、汉的“双唇罐”,被认为可能是泡菜坛的雏形。早期的荣昌刻花泡菜坛,是民间陶器艺人创造的一种比较粗放的红泥细陶菜坛,俗称“中菜坛”。其规格比一般粗陶泡菜坛小,其造型直接承袭粗陶泡菜坛而略有改进,适宜用辘轳法手工拉坯成型。“中莱坛”的装饰方法和当地其它细陶产品相同:即在器物的适于装
-
我国古代馒头窑的分布——略论古代的窑炉选型
-
作者:
刘可栋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交通
馒头窑
北宋时期
窑场
烧成技术
灰釉
地理条件
釉色
江西
我国古代
-
描述:
根据古代各窑的窑型和燃料的选择情况看来,当时窑场的地理条件,和所掌握的技术水平是决定窑型和燃料的主要因素。在古代交通不甚发达的情况下。这个主客观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例如,当地只产柴草而不产煤
-
论杨秀清
-
作者:
苏双碧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冯云山
韦昌辉
地主阶级
太平军
拜上帝会
洪秀全
清王朝
杨秀清
太平天国起义
-
描述:
家世与阶级出身杨秀清原籍广东嘉应州,属于客家人,在他的曾祖父以前就迁到广西桂平县平隘山来,“世以种山烧炭为业”。当时,桂平县紫荆山地区聚集了一些贫苦农民,在这里靠种山烧炭营生。这些人大多备受地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