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遗失的莫奈油画回归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东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遗失   莫奈   西洋   回归   美术馆   油画  
描述: 近日,日本东京一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间,一幅原本属于日本收藏家典藏珍品的法国印象派大师克劳德·奠奈油画一直下落不明,但现在终于回到东京。
塞尚、街头剧和“土油画”——艺术家胡一川的跨媒介实践(上)
作者: 蔡涛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街头剧   胡一川   土油画   塞尚   跨媒介实践   后印象派  
描述: 更深入的讨论。如代表了革命美术新风尚的一批“土油画”——胡一川的《开镣》(1950)、《前夜》(1961)等,这些作品既包含了对印象派等西方现代艺术的语言转化,同时也是抗战时期文艺界跨媒介实践的后果
浅析14世纪后越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作者: 范竞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独特   14世纪后   中国青花   越南青花  
描述: 深受中国传统元明青花制瓷影响的越南青花瓷在经过纹饰要素的选择、演变、重组造就了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越南青花。笔者通过纹饰,器形等方面的特征,对比中国元明青花瓷与越南青花瓷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更为深入地了解越南青花的独特性。
刘建军青花山水瓷画作品
作者: 刘建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独特   14世纪后   中国青花   越南青花  
描述: 刘建军青花山水瓷画作品
新学院主义艺术的写实性绘画语言 ——浅析靳尚谊、杨飞云笔下的写实人物画
作者: 安夜明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印象主义   油画   后印象主义  
描述: 新学院主义作为8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特定产物,是在与新潮美术的交织与转向中发展出的特有的艺术语言,它的"新"不仅囊括了西方古典主义与现代艺术的发展语境,同时又寄予着特性历史时期艺术家们对中国绘画语言的创新与实践。在写实性风格的再现中,靳尚谊和杨飞云的人物画创作在西方古典主义写实风格的参照下也提炼出了独有的艺术韵味和审美语境。作为中国"新古典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靳尚谊笔下的《塔吉克新娘》是80年代初最早显示古典肖像油画魅力的艺术
防伪纸张综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纸业信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美学特征   水彩画   创作与研究   舞蹈   中国画   后现代主义   雕塑   艺术追求   国画作品  
描述: 核心提示:防伪印刷领域中,纸张防伪雄据榜首。目前常用的防伪印刷纸张主要有如下几种,它们都具有特殊防伪特性。防伪印刷领域中,纸张防伪雄据榜首。目前常用的防伪印刷纸张主要有如下几种,它们都具有特殊防伪特性。浮水印纸是有浮雕、可触摸图像、条码等的纸张。
明清青花纹饰中的十字架(中)
作者: 李熊熊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十字架   传教士   纹饰   康熙   明清   青花   中后期  
描述: 康熙中后期青花纹饰中的十字架从存世的瓷器纹样实物看,明末至康熙前期流行的早期"十字架"纹样,以两种"花蕾十字架"为主,其他样式的"十字架"纹样也有少量存在。这种局面到康熙中后期出现明显变化:"花蕾
论中国画的写惿山水与印象派风景油画的共同性
作者: 雒红强   来源: 数码设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意大利   超静音   后现代主义   厨房   抽油烟机  
描述: 论中国画的写惿山水与印象派风景油画的共同性
我去过,童话的中心
作者: 西西里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达佩斯   感觉   《茜茜公主》   童话   皇后   匈牙利   大自然   传奇  
描述: “在你感到寂寞无助的时候,你可以去大自然中,你可以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上面,感觉生命无处不在,感觉上帝就在我们身边。”——《茜茜公主》如果没有这位传奇的皇后,那么我们看到的匈牙利可能又是另一翻模样
“信则美”的艺术与宗教互生轨迹——探究德意志古典大师丢勒的艺术文化特点
作者: 杨学文   姚绍将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主张   油画艺术   艺术风格   先锋派   文森特   艺术创作   梵高   《向日葵》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派  
描述: 一、引言阿尔布雷特·丢勒是北欧文艺复兴的伟大艺术家之一,也是一位勤奋、虔诚的基督徒,更是一位颇具智慧的学者。丢勒以版画、油画、素描等艺术创作之于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所扮演的角色,带给我们艺术史研究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丢勒是德意志民族的“人民艺术家”,颇受人民的喜爱,尤其16世纪的德意志时期。在1494年秋天他离开妻子独自前往意大利、威尼斯等地进行“艺术灵感采风旅行”,在旅行期间
< 1 2 ... 3 4 5
Rss订阅